2023-06-16 10:23:07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預防醫療暴力,我們能做更多嗎?
王志嘉教授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6-16 10:23:07 杏林.診間
王志嘉教授身兼第一線的臨床醫師及醫學人文教師,曾專修法律,並在醫學院教授困難醫病溝通醫情境與衝突管理多年,提出面對醫療暴力事件,可以參考預防醫學的模式,發展出「醫療暴力三段五級」。
2023-06-14 12:07:28 杏林.診間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
2023-06-12 09:47:04 杏林.診間
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療暴力」。一位關心台灣醫療的社會人士,回顧自己幾十年前因為腦瘤到美國開刀,親身經歷到美國醫療昂貴的可怕,而看到最近一位美國醫生在台灣就醫之後,盛讚台灣醫療的物美價廉,以及台灣剛發生的因為拿不到巴氏量表的病人家屬對醫師施暴,而為台灣醫師深表不平。
2023-06-09 10:11:02 杏林.診間
作為醫者,我們總被教導著要去同理病人,要「視病猶親」、「感同身受」,將眼前正在受苦的陌生人視為自己的親人,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他們的疼痛,但我們真的做得到嗎?要如何將一個見面五分鐘的病人當作至親,又如何在從來沒有親身體驗此病症的情況下去感受對方的不適?
2023-06-07 09:25:07 杏林.診間
長年旅居美國的名作家兼退休精神科林克明教授,寫出他對醫師成為良醫的一體兩面「治病」 與「醫人」的重要,而語重心長地發表他對當代醫學教育,越來越注重治病的層面,而幾乎完全忽略了「人」的隱憂。
2023-06-05 11:48:41 杏林.診間
第一篇文章來自曾在醫病平台發表過中譯散文的史丹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教授Audrey Shafer。她最近在一場大病之後,以「醫學是這樣」為題,寫出學者、師者、病人、醫者交錯不息的照護角色,並由上次同一位本身也是醫師的譯者,翻譯成同樣令人感動的中文詩。
2023-06-02 08:30:31 杏林.診間
數月前拜讀「醫病平台」刊出「急診處面面觀」的系列文章,分別從病人、醫師和護理師的角度來探討急診室常面臨的醫病溝通困境,面對急診的衝突現場,醫護病雖立場不同,各有各的委屈、無奈,卻能從彼此之間「認知不同」來看待衝突的原因,而努力地想藉由個人經驗和感受的分享,試圖讓對方能多理解自己一些,拉近認知的差距。這種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正是讓醫病關係走向更加人性化的關鍵。
2023-05-31 08:00:09 杏林.診間
陳志金醫師關心醫療爭議的時代變遷,醫病關係已經不再是醫師希冀病人「遵從」,而是互相需要「理解」,希望能「創造支持環境,讓病人有能力成為隊友」以達到「從人出發的醫病合作關係」。
2023-05-16 16:05:00 杏林.診間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
2023-05-01 00:46:00 杏林.診間
病人是長相清秀、談吐輕柔的中年女性,來診主訴「腹脹想要放腹水」,在女兒攙扶下,她緩慢地步入看診室,儘管穿著寬鬆的衣服,但偌大的腹部仍舊非常明顯,下肢也因為靜脈回流受阻顯得異常腫脹,被迫只能穿著寬鬆的涼
2023-03-24 09:28:13 杏林.診間
大約4年多前,我幫洗腎、臥床的父親換藥時,一彎腰就覺得下背痛到不行,原以為只是勞累筋膜痛,找復健科醫師打針治療但沒用,照...
2023-03-02 20:00:00 杏林.診間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描述自己在騎公路車摔車後,臉部直接朝地「犁田」破相,造成顏面撕裂傷和頸部骨折。幸好第一時間找專業醫師縫合傷口,加上醫美雷射協助,現在已完全看不出疤痕,更重要的是沒有傷及頸椎要害,才免去癱瘓危機。文章也提到了在公園騎腳踏車時要注意安全,並依照功能來使用公有地。
2023-02-10 09:27:26 杏林.診間
家中沒有痛風病史,我是第一人,根本沒想過年紀輕輕27歲就發生痛風。痛風發作相當痛苦,病況時好時壞,只要作息一不正常、飲食過量,就會疼痛難耐。步入中年之後,因缺少運動,血糖的問題也悄悄找上我,所幸透過飲
2023-01-13 09:40:24 杏林.診間
醫院每年會安排員工健康檢查,五年多前的員工健檢,我自費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看了影像,竟發現肺部右邊有一顆明顯的腫瘤,確定是肺腺癌。 右肺切掉約二分之一 我嚇了一跳,馬上去翻之前胸部X光照
2023-01-06 10:50:50 杏林.診間
從事公共衛生,「需要有一點傻勁與熱忱!」曾任衛生署副署長、馬偕兒童醫院榮譽主治醫師黃富源回憶行醫路上的三件事情,當時看起來雖然非常小,卻在日後有著巨大影響。 一個人的影響力可能很小,但也可能很大
2023-01-06 09:44:10 杏林.診間
「其實偏頭痛的患者很常去看眼科,因為疼痛區域通常在眼窩附近,但就是找不到原因。」回想我第一次偏頭痛發作,是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暑假。這是孩童會盡情玩耍的年紀,我與朋友相約出遊,未料,那天在大太陽底下,突
2022-12-30 09:46:59 杏林.診間
天氣變冷,胃病患者增加,想起過去在醫學中心沒日沒夜不正常作息,撐到出現食道癌前病變「巴瑞特食道症」,我現在常以自己當案例告訴患者,他們就能聽得進去,而願意配合治療。 當時我是忙碌的「上班族」、常
2022-11-25 09:31:32 杏林.診間
醫院每年定期安排員工體檢,2017年做乳房攝影檢查後,放射科醫師來電說和過往不太一樣,懷疑可能有問題,趕緊做乳房超音波、切片,「當時心臟就蹦蹦跳的」,報告出來的確不是很好,當下心想是真的嗎?再度確認「
2022-11-12 00:42:00 杏林.診間
碎念型、佛系型…形形色色的護理師都是超人!那些我在加護病房看到聽到的事 溫文儒雅的醫師、動作利索的護理師、一天開關五六十次的那扇門…那些我在加護病房看到聽到的事
2022-11-09 11:12:00 杏林.診間
古稀之年的伯伯,自行步入急診,主訴前陣子從樓梯跌落撞到下背,去診所看過,有照X光,醫生說還好,先開藥回家吃,但沒有好,這幾天痛到睡不著。 理學檢查,生命徵象穩定,背部有局部壓痛,考量病人已經在診所照
2022-10-28 09:25:06 杏林.診間
三年多前我發現有疝氣症狀,剛開始想再忍忍,等到有充裕時間再來開刀。沒想到愈拖問題愈大,下陰部像被尖針刺到般,有時痛到動彈不得,不管怎麼深呼吸都無法緩解。 有生以來 最慘痛一次 我沒生過小孩
2022-10-21 20:00:00 杏林.診間
就像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知道是垃圾車來了,走在北橫公路上如果聽見天主教風格的熟悉歌曲,桃園市復興區的山地住民便知道「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的巡迴醫療車來了」。這是他們親切的老朋友。 桃園市天主教聖
2022-10-20 20:01:00 杏林.診間
「我不能走,因為台東的病人需要我留下來。」台東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游昌憲,原本是台北馬偕醫院兒科主治醫師,2004年輪調來台東兩年。期滿可以返回台北馬偕的時候,游昌憲陷入猶豫:台東只有他一個小兒心臟
2022-10-19 20:00:00 杏林.診間
母親的死,決定了賴慧珊「返回原民家鄉,從事居家護理」的一生志業。母親突然去世,帶給她莫大打擊,但也讓她頓悟:學習護理,對於普遍窮苦又欠缺醫療資源的原民家鄉是格外管用的技能。她決心認真學習,立志有朝一日
2022-10-18 20:00:00 杏林.診間
三十多年前,年輕小伙子的王署君前往金門進行老年人頭痛流行病學調查,遇見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訴苦年輕時候頭痛到想自殺,甚至把婆婆裹小腳的裹腳布裹在頭上希望止痛,當然沒法止痛,還挨了婆婆一頓罵。她說,頭痛糾
2022-10-17 20:00:00 杏林.診間
今年七月底,黃瑞仁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院長任期屆滿,返回總院。18年前,黃瑞仁以曾是台大醫學院最年輕內科副教授之姿,「下放」雲林,出任雲林分院副院長。那時他才44歲。副院長六年、院長六年,黃瑞仁將生命
2022-10-16 20:00:00 杏林.診間
屏東縣萬巒鄉衛生所、大門前面的公車站,幾位從衛生所看完病出來的老人家正在等公車。當地公車幾個小時一班,老人家忍耐著南台灣的烈日照射,不曉得要等多久才有車可搭。一位穿著醫師白袍的男士忽然出現在衛生所門口
2022-10-14 20:00:00 杏林.診間
「台灣醫師,您在哪裡?」一則報刊的小廣告、一場演講,改變了自加拿大留學歸來的博士王剛毅的行醫生涯,以及台東偏鄉學童苦無牙醫的窘境。「我不在乎自己的學術是落後,只在乎是否能照顧更多的大眾」。1999年8
2022-10-13 20:00:00 杏林.診間
「不管你是班超、曹操或蔣光超,每年都該做一次腹超!」一提到近期推廣的腹部超音波活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馬上說出這段順口溜。人稱許P的許金川,以妙語如珠愛說笑話聞名醫界,肝基會很多Sloga
2022-10-12 20:00:00 杏林.診間
服務偏鄉是汪海波就讀國防醫學院時,就深埋在心底的夢想,但直到過了耳順之年,才得以逐夢,讓心中的這棵芽冒頭茁壯。 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九年前,他放棄在美國高達150萬美元年薪的優渥生活,回台定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