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08:54:22 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新竹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楊俊仁 從診間到戰火前線 不忘醫療傳承使命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楊俊仁行醫逾30年,始終堅信「醫療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責任與使命」。無論是診間聆聽病童家屬的焦慮...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6-28 08:54:22 領袖開講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楊俊仁行醫逾30年,始終堅信「醫療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種責任與使命」。無論是診間聆聽病童家屬的焦慮...
2025-06-27 12:19:53 癌症防治
今年,衛福部國健署擴大公費LDCT肺癌篩檢,早期肺癌病患人數預估會有增加趨勢,早期肺癌的治療策略受到重視,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提醒,早期肺癌病患若術後仍可在
2025-06-27 12:19:33 癌症防治
根據衛福部最新113年國人十大死因調查報告,癌症蟬聯四十三年十大死因榜首,肺癌更連續多年高居癌症死亡率首位。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分析,肺癌在腫瘤很小的早期階段,就易發生轉移,
2025-06-27 12:19:12 癌症防治
衛福部國健署自111年7月起將肺癌篩檢納入我國第五癌篩檢,兩年來,公費肺癌篩檢服務找出1,401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占比達8成,隨著篩檢服務的擴大,預估早期肺癌病患人數、比例也將持續上揚,對於早期
2025-06-25 23:30:32 肝病清除
肝病是台灣國病,經公私部門等單位共同努力,至今累計篩檢逾六六六萬人、治療十八萬人,預計今年將超前世界衛生組織五年,達成C...
2025-06-21 09:40:40 領袖開講
擁有小兒、感染及胸腔重症等三大專科的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去年9月接任院長,以「真誠、同理心」為宗旨,導入「人和、...
2025-06-20 10:51:08 癌症防治
衛福部近日公布11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仍是頭號殺手,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免疫治療成了標準療法之一。在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日前舉辦的「2025癌症免疫治療論壇」,專家指出,健保已擴大給付免疫治療於多
2025-06-20 10:45:03 癌症防治
近年來,免疫治療的健保給付標準常與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連結,目前多數免疫藥物仿單、國際治療指引皆不再以此為治療標準選項,健保給付也有放寬趨勢。日前在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舉辦的「2025癌症免疫
2025-06-20 10:40:53 癌症防治
「只要經過評估制度,證實藥物有效,就會納入健保!」在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於6月17日所舉辦的「2025癌症免疫治療論壇」當中,該協會秘書長劉桓睿擔心癌症新藥基金(CDF)所給付藥物能否於兩年後銜接
2025-06-13 18:07:45 Podcast
據統計,台灣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達9.1%,尤以30至49歲女性為主,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受影響,是男性的三倍。台灣頭痛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楊富吉指出,偏頭痛......
2025-06-07 09:22:56 領袖開講
在宜蘭行醫多年的張賢政,兩年前返鄉擔任基隆市衛生局長,今年兼任基隆市立醫院代理院長,更加任重道遠。市醫因人力流失,去年停...
2025-06-06 18:04:35 Podcast
在遊山玩水時,想玩得痛快、盡興,並擁有優質的生活,除了錢以外,肌肉量更是重要支柱。不過,有些人以為,只要每天走一萬步,便可增加肌肉量、預防肌少症。事實上,這是錯誤迷思......
2025-06-04 10:44:07 醫聲要聞
許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當小孩在學校遭到霸凌,或遭逢父母離異、家人去世等生活劇變,身高發展、生長激素分泌很可能受影響、停滯不前!臺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每當觀察到就診兒童、青少年的身高發展遇瓶頸
2025-06-03 11:09:30 醫聲要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兒童身體活動量為每天做60分鐘中、強度身體活動(含運動),一星期累積到420分鐘,才是達標,不過根據國立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教授巫錦霖與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副校長張振崗團
2025-06-02 15:48:05 醫聲要聞
每當看到小孩的身高發育落後於同齡的孩子,不少家長便憂心忡忡,甚至開始打聽「轉骨方」資訊,期待幫助小孩長高。對此,臺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提醒,有些轉骨方成分是在開脾胃,若小孩已經肥胖、體重過
2025-05-31 09:17:59 領袖開講
「當初會從醫,或許是受到醫師父親的影響。」耕莘醫院安康院區院長廖俊厚娓娓道出,家中三兄弟皆追隨父親的腳步,踏上了醫學之路...
2025-05-30 11:56:15 Podcast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五日,傳統被視為「九毒日」之首,農曆五月又稱「百毒月」,有些人或許疑惑:古人的「毒」和現代的「毒」,有何不同?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文戎指出,古代沒有細菌、病毒的觀念,便將導致生病的原因統稱為「毒」,進入五、六月,正是端午節前後,也正進入梅雨季,氣候轉潮濕、悶熱,易孳生細菌、蚊蟲,民眾也容易出現一些感染症,古人察覺到,在這時節,一不留神可能就會生病,因此......
2025-05-29 15:29:37 醫聲要聞
「生小孩,是人生難得的體驗,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挑戰。」談起自己成為母親的過程,台灣涷卵協會理事長曾琬婷語氣平靜卻堅定。她說,從年輕時就清楚自己渴望當媽媽,因此在32歲那年,在創業等人生規劃都井然有序之際
2025-05-28 10:00:00 癌症防治
今年六月一日起,健保將針對部分肺癌、大腸癌與乳癌病患擴大免疫治療給付,預估約三千四百名癌症病患受惠,近來有不少研究顯示,...
2025-05-23 17:00:32 醫聲要聞
在本月23日晚間起連續三晚,台灣諾和諾德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共同舉辦「看得見的體型 看不見的健康危機」動態藝術,雙方認同提升大眾對健康的重視,推廣SDGs 3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這次公益活動,結合
2025-05-20 10:35:46 癌症防治
搶命也要搶時!一名60歲罹患第四期泌尿上皮癌的患者,輸尿管癌細胞一路擴散至膀胱,原本得做膀胱全切除,患者拒絕後改採國際間最新的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合併免疫治療的新療法,目前......
2025-05-17 08:48:23 領袖開講
擁有中西醫師雙執照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洪裕強,去年8月走馬上任,今年成立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守護社區...
2025-05-16 15:43:43 Podcast
「醫師,最近總覺『那裡』力不從心……!」當50歲男子,陪妻子來看病時,臨走前突然壓低聲音說道。這樣「順便問問」的場景,對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來說並不陌生。他指出......
2025-05-16 09:32:17 癌症防治
4月「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落幕後,獲得回響。聯合報社收到一封來自高雄市的癌友茉莉投書。今年56歲的茉莉是道地的「癌...
2025-05-16 09:32:16 癌症防治
針對茉莉一家接連罹患肺癌的案例,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余忠仁表示,肺癌的確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若...
2025-05-10 09:09:37 領袖開講
衛福部花蓮醫院院長林彥雄,曾在花蓮玉里榮民醫院擔任小兒科主任,他看診很細心、用心,親切地關懷每一位小病人狀況,是一名在後...
2025-05-09 18:42:04 Podcast
「他們明明答應我,我以後可以繼續住在這裡….」、「沒想到公婆走了,我先生那邊的人,竟然就要把我趕走…」在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所設立的「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接線社工遇到的求助電話包羅萬象。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觀察到,有些女性照顧者......
2025-05-03 09:20:01 領袖開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施俊明接下院長一職至今滿2年。其實年輕時的他,曾因為內心的浪漫情懷想當一位歷史學家,即使已考進醫...
2025-05-02 11:50:00 Podcast
台灣幽門桿菌平均盛行率約二成,醫師指出,一旦感染,百分之百引發慢性胃炎,造成潰瘍、病變的機率大增六倍,據統計,八成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且一人感染,全家中標率......
2025-04-30 10:22:42 醫聲要聞
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兒科主治醫師蔡宛穠解釋,孩子長高的飲食迷思除單靠補充鈣片、維生素D等少數營養素,幫助不大,慎選優質蛋白質、營養均衡才是關鍵。圖/蔡宛穠提供 家長想讓小孩長高,並不是讓孩子有吃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