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11:27:22 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友職場保障少 游懿群:跨團隊支援回歸
中壯年癌友、癌友家庭常面臨許多經濟、職涯困境,在2024癌症論壇,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組主任游懿群表示,根據該會針對31到60歲所做調查顯示,癌友無法回歸職場因素以「體能因癌症的影響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癌友的標籤,老闆不敢用我」為主,對比於身心障礙勞工,癌友勞工在職場上所受到的法律、求職保障,相對較為薄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4-04-19 11:27:22 癌症防治
中壯年癌友、癌友家庭常面臨許多經濟、職涯困境,在2024癌症論壇,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服務組主任游懿群表示,根據該會針對31到60歲所做調查顯示,癌友無法回歸職場因素以「體能因癌症的影響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癌友的標籤,老闆不敢用我」為主,對比於身心障礙勞工,癌友勞工在職場上所受到的法律、求職保障,相對較為薄弱。
2024-04-19 11:23:28 癌症防治
「很多病患來看我,都是希望睡得好…」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乳房外科權威張金堅指出,對於乳癌康復者,「NESS」四大解方很重要。根據羅東博愛醫院、乳癌防治基金會進行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有近五成乳
2024-04-19 11:23:18 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已成全球趨勢,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全基因檢測(NGS)沒有年齡限制,精準預防醫學能透過解開人體的基因密碼,辨認出高風險潛在疾病,並量身訂製個人化的預防策略。
2024-04-19 11:16:28 癌症防治
根據調查,癌友治療後的不良反應是首要運動障礙,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運動處方計畫負責人謝政毅表示,缺乏運動易導致慢性病、肌少症、骨鬆,增加失能、死亡機率,因此鼓勵民眾、癌友養成運動習慣。
2024-04-19 11:02:26 癌症防治
癌症新藥愈來愈貴,健保總額年成長率跟不上藥費成長,商業保險成為癌症治療重要資源,準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在癌症論壇中發表「未來第二層健保的藍圖規畫」。 彭金隆說,第二層健保須藉「
2024-04-19 10:47:19 癌症防治
肺癌已躍升我國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一名。中研院士楊泮池表示,肺癌在台灣,三分之二患者都不抽菸,其中女性更高達九成四不吸菸;肺癌患者中60%病人被發現時為第三、第四期,其中的一半病人為第四期,成為台灣
2024-04-19 10:38:09 癌症防治
近年來,精準治療的出現,為許多病患帶來新的希望。不過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查岱龍提醒,針對基因突變所進行的癌症精準治療,其療效必須經過大型臨床試驗的驗證,才能真正對癌友產生
2024-04-19 10:22:47 癌症防治
甲狀腺癌治療有新進展!不少研究顯示,使用標靶藥物比起傳統治療,更能讓頑抗的「分化不良、未分化」的甲狀腺癌細胞再分化,就能對碘-131治療產生反應進而被殺死。高雄榮總核醫科主任諶鴻遠指出,病患用藥一、兩
2024-04-19 10:15:52 癌症防治
癌症治療方式多元,放射治療也有新進展。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任劉裕明說,質子、重粒子治療因心肺暴露輻射劑量較少,安全性較高。放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DNA,治療過程就像射擊遊戲,不論是質子
2024-04-19 10:14:57 癌症防治
全台最大的「2024癌症高峰論壇」日前登場,會議中的專家揭示,抗癌已進入精準醫療生態系時代,為減少治療上的差距,健保即將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讓治療精準化,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抗癌也從治療
2024-04-19 10:05:27 癌症防治
肝癌是林口長庚質子中心治療個案中最多的疾病,占四分之一,其次為頭頸癌,腦癌及乳癌。目前,該中心正在進行質子與免疫藥物的合併療法,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加存活率。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表示,質
2024-04-19 09:58:34 癌症防治
隨著乳癌手術進步,可以兼顧術後生活品質以及療效,目前多針對不同病人需求,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說,早期多採乳全切除,但現在不一定要全切,研究發現乳房保留手
2024-04-19 09:47:00 癌症防治
治療複方「化療藥物組合療法-SLOG」有效延長胰臟癌病人存活期達11.4個月。國衛院長期關注消化道癌症,透過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TCOG),開發晚期胰臟癌與膽道癌新治療法,更針對「癌王」胰臟癌,
2024-04-19 09:31:40 癌症防治
中醫注重體質特性與西醫精準治療相輔相成,花蓮慈濟醫院顧問指出,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模式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全基因檢測深入了解癌友的基因變異,制定合適的治療。對於難治型腎臟癌、腦癌等疾病,更可搭
2024-04-19 09:09:24 癌症防治
最新的mRNA技術日益被證實可應用於開發Covid疫苗,並在減少癌症轉移、復發方面發揮作用。2024年癌症論壇上,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長陶秘華指出,中研院團隊正積極利用這一技術,有望開發個人化癌
2024-04-16 15:04:02 癌症防治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5.2萬人死亡,依110年統計,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癌,國人更是「聞癌色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2024癌症論壇」,衛福部國健署長
2024-04-16 14:30:41 癌症防治
去年癌症醫療花費1399億元,藥費支出達394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總額成長率不足4%,癌藥費用平均成長率達超過9%,可見癌藥負擔非常重,尤其近年精準醫療發展快速,新藥多在第二期臨床試驗時就取得藥證,但療效證據仍有待釐清,健保署為此成立專責單位「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並透過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盼形成精準醫療生態系。
2024-04-14 22:53:04 癌症防治
近九成胃癌是幽門桿菌所致,過去民眾必須經胃鏡檢查才能獲得除菌藥物健保給付,衛福部健保署擬於下半年放寬給付限制,未來民眾只要在常見的健檢項目呼氣碳13、糞便抗原檢查,發現幽門桿菌抗原陽性後,就獲得給付資
2024-04-14 22:25:08 癌症防治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連無法治癒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有機會存活10年以上,而部分癌症治療成效提升,讓癌友開始關注治療後生活品質的問題,但現在手術技術進步,有助於術後疼痛控制與恢復期縮短、乳癌外觀與感知恢復
2024-04-14 13:55:12 癌症防治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5.2萬多人死亡,依110年統計,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
2024-04-13 16:47:10 癌症防治
癌症治療朝向精準醫療發展,藉由檢測癌友突變的基因型態,制定個人化治療對策,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中西醫整合治療等,不僅...
2024-04-13 15:15:00 癌症防治
隨著精準醫療的治療趨勢,癌症已成為慢病化,但新藥、新科技費用昂貴,健保財源有限情形,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提出第二層健保...
2024-04-13 14:07:48 癌症防治
癌症連續逾4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新興癌症治療快速發展,在「2024癌症高峰論壇」中,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指出,癌症治...
2024-04-12 18:06:19 癌症防治
英國凱特王妃2024年3月發布影片宣布罹癌,表示在先前腹部手術後的檢測發現癌症,醫療團隊建議進行「預防性化療」,她也正在該治療的早期階段,但並未進一步透露治療細節。尤其她年僅四十二歲,癌症患者雖大多為
2024-04-10 10:49:30 癌症防治
「精準醫療」是目前治癌新趨勢,可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與各項基因檢測方式找出相對應的藥物,讓治療更精準,衛福部...
2024-04-02 16:32:34 癌症防治
血液性癌症近年的治療大有進展,多發性骨髓瘤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一名住在恆春的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因疾病併發症侵襲骨頭加上腫瘤壓迫,每次北上到台中看診,都要坐輪椅,使用了anti-BCMA類的新藥後,阻止了病況惡化,患者已經可以正常走進門診。」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興奮地說。
2024-04-02 16:00:18 癌症防治
癌症治療期間若因免疫低下導致感染,不僅造成治療計畫延後,也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在後疫情時代,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平常應注重食品安全、個人衛生、環境控制,降低感染風險,為了減少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造成的重症風險,應該接種疫苗。若發現體溫持續超過基礎值,或出現喘、黃疸、尿少、意識改變等器官衰竭徵兆,必須就醫。
2024-03-29 11:13:39 癌症防治
留回一頭茂密且烏黑的俏麗短髮,朱芯儀重拾自信笑容,似乎已不復見化療期間的憔悴。談起化療時,不僅落髮、指甲斷裂,脹氣更讓她渾身不適,加上無法面對鏡中的光頭形象,曾讓她一度想放棄治療。但為母則強,想到年幼的孩子,她奮力抗癌,積極挺過12次療程後,成功讓癌細胞「滾出她的身體」。
2024-03-29 11:02:04 癌症防治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惡化快、轉移快,罹患率幾乎等同死亡率,治癒機會低,是國人第七大致死癌症。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不僅找到新的基因標靶,更找到對應的治療藥物,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癌症基因體圖譜臨床資料庫數據,首度證實B-RAF是一新穎之RNF43泛素化標靶蛋白,共同使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對RNF43變異的胰臟癌細胞有強烈的協同毒殺效果,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
2024-03-28 10:51:08 癌症防治
除了接受西醫治療外,部分癌症患者也會搭配中醫調養身體、補元氣,前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花蓮慈濟醫院顧問張建國表示,根據研究,部分中藥材的確證實有助於抗癌,但每人體質、病況不同,癌友須諮詢過醫師建議,才可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以免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