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 18:18:30 專家觀點
室內口罩解禁別太高興 專家:死亡個案逾6成沒打疫苗
室內口罩令將於2月20日實施,後續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強制配戴口罩。公衛專家表示,近期感染者「年齡上移」,隨...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2-09 18:18:30 專家觀點
室內口罩令將於2月20日實施,後續只剩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指定場所強制配戴口罩。公衛專家表示,近期感染者「年齡上移」,隨...
2023-01-18 14:28:00 專家觀點
年關將近,入境返台人潮持續增加,本周將步入高峰期,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盛望徽說,農曆過年期間聚會多,加速新冠肺炎的傳...
2023-01-12 14:32:44 專家觀點
新冠疫情(COVID-19)仍為完全消退,但如今各國已相繼解封,宣布回歸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一事也從原先的恐慌不安到視為常態,然而,近日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出聲警告,切勿輕忽新冠病毒的殺傷力,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其是腎臟、腦和心臟將首當其衝。
2023-01-10 20:40:56 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截至一月九日統計,國內境外移入新變異株最多是BF.7的43例、BQ.1為35例、XBB為28例,而本土確診病例此...
2023-01-05 08:49:26 專家觀點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微幅上升,BQ.1占比達到14%。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廣播「新聞放...
2023-01-01 16:45:35 專家觀點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前天(2022-12-28)發表VV116 versus Nirmatrelvir–Riton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VV116 對比N
2022-12-26 20:46:17 專家觀點
COVID-19疫情已延燒3年,生策會會長、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1年多來變異株都停留在Omicron系列,如果沒有再...
2022-12-22 16:19:14 專家觀點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日公布2022年疫苗十大新聞,其中新冠疫苗仍占據民眾的眼球,占據八則。其中第一名最受關注的新聞為「兒童...
2022-12-21 14:05:30 專家觀點
中國疫情持續升溫,但許多大城市本周起陸續宣布放寬確診隔離措施,無症狀或輕症者可正常上班,上班前亦無需檢測,醫療人員也被鼓...
2022-12-07 14:48:27 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趨緩,但美國有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毒不止帶來身體上的症狀,還會造成性格上的變化,尤其年輕族群更容易情緒化...
2022-12-01 16:11:37 專家觀點
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今表示,正密切關注中國疫情升溫情形,台商春節返台可能為本土疫情帶來一波衝擊。流行病學專家、中研院生醫...
2022-12-01 10:27:32 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確診癒後、癌症等抵抗力不佳病人,易感染黴菌,如果沒有精準用藥,恐危及生命。
2022-11-27 09:54:03 專家觀點
國內新冠疫情雖然逐漸趨緩,但仍有不少確診者受新冠病毒後遺症所苦,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就在臉書上分享到,在追蹤門診時最常被問到「醫生,我後遺症會持續多久?」,而關於這個問題,根據
2022-11-23 14:45:00 專家觀點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指出,在Omicron流行下,加上疫苗施打與抗病毒藥物使...
2022-11-16 12:21:00 專家觀點
BA.5疫情持續下降,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預估,BA.5疫情直到12月底之前都會是低點,但如果XBB在台灣流行,根據新加坡...
2022-11-09 10:09:08 專家觀點
日前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名確診新冠肺炎的肝移植患者,在服用診所開立的抗病毒藥Paxlovid後,與抗排斥藥發生嚴重副作用。...
2022-11-09 09:33:40 專家觀點
染疫康復後面對長新冠又是另一場硬戰,根據《CNBC》報導,美國衛生局統計調查發現,女性較男性更容易發生長新冠。 目前長新冠定義為染疫後三個月還有症狀,14% 的美國成年人有長新冠,根據人口普查局
2022-11-06 09:42:14 專家觀點
COVID-19引起全球大流行已經步入第三年,各國從疫情高峰爆發到趨緩,多項邊境與防疫措施逐步鬆綁,然而包含歐美多國、WHO、亞太地區始終尚未解除新冠疫情的監測與警戒,民眾不禁想問「COVID-19大
2022-10-28 00:18:00 專家觀點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
2022-10-26 11:27:19 專家觀點
一份對小群人所做的早期獨立研究顯示,第4劑打莫德納與輝瑞/BNT次世代二價疫苗,效力似乎沒比打舊版疫苗高很多;另有研究指...
2022-10-26 00:11:00 專家觀點
過去三個月,Omicron病毒株又冒出BA.2、BA.2.12.1、BA.4與BA.5等變異株,國內外學者觀察到,新冠病毒不僅持續突變,變異株數量也不斷上升,至今已演化出超過兩百種變異株,且還在持續演
2022-10-25 09:25:06 專家觀點
根據英國一項強調新冠疫情對心血管疾病造成影響的研究指出,任何程度的新冠感染都與血栓風險增加有關,這些血栓從患者的靜脈開始...
2022-10-25 00:10:00 專家觀點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
2022-10-22 10:31:00 專家觀點
指揮中心開放接種高端民眾,補打其他廠牌1到3劑疫苗,有專家憂心,施打過多劑次疫苗恐造成免疫疲勞。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
2022-10-15 17:17:02 專家觀點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趨緩,各國陸續解封,開啟後疫情時代。但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14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境內似乎又...
2022-10-13 19:45:44 專家觀點
台灣邊境終於解封,但許多國家正出現新變異株BF.7,比例快速竄升,國人該擔心嗎?病毒學家表示,BF.7仍是Omicron...
2022-10-13 08:40:13 專家觀點
今天是邊境檢疫0+7新制首日,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上午在《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大罵高端害自己變成「倒楣族」,呼籲高端不能繼...
2022-10-12 13:48:05 專家觀點
次世代疫苗9月24日開打,昨擴大開放18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明起邊境檢疫將改0+7,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提醒,強化接種次...
2022-10-12 02:33:04 專家觀點
明起實施邊境檢疫「○加七」新制,無論自由行旅客或團客、境外生、國際移工,都可免除居家隔離,直接進入自主防疫七天,七天期間...
2022-10-11 02:39:11 專家觀點
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昨發文指今年是「新冠災難年」,預估新冠死亡將躍升今年第五大死因,而目前確診總人數升至全球第十九高,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