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0 03:36:51 長期照護
明年新制!輕度失智送失智據點才有補助 中重度失智改送這裡
衛福部估計,國內失智症患者已逾卅七萬人,為強化收案及資源利用,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明年起,針對失智據點收案臨床失智...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4-08-30 03:36:51 長期照護
衛福部估計,國內失智症患者已逾卅七萬人,為強化收案及資源利用,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明年起,針對失智據點收案臨床失智...
2024-08-27 10:41:33 照顧喘息
莉亞的爸爸民國104年過世,台灣就剩下媽媽一個人。由於姐姐和弟弟都有家庭,已經在國外落地生根。而她是單親,機動性大。加上女兒已經長大獨立,有自己的生活。她隔年提前在59歲從美國的工作退休,回台灣陪伴母
2024-08-26 05:00:00 大腦健康
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阿茲海默症可能因為「髒腦」(dirty brain)引起,因此只要服用分娩常用的前列素藥物,就可提高大腦清潔速度,可望成為治療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髒腦疾病」(dirty br
2024-08-19 18:30:51 新手照顧
前幾天我在服務某位長輩時,外看突然主動向我訊問;「老師!氣墊床怎麼調?!」,這時才想到,並不是每一個人拿到氣墊床的方式都相同,有些是向醫材行購置,有些則是用二手租借或贈送方式取得,不一定有機會了解到氣
2024-08-15 10:07:53 Podcast
從預防的角度出發,讓長者提早適應科技工具,維持自主生活的能力,降低被照顧的需求,讓年長者、家屬和照顧者的人生有不一樣的可能。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少子化影響,以及人口結構老
2024-08-14 10:03:32 失智資源
人多的地方通常比較熱鬧,但有個地方就算人多,往往也安靜的讓人感到絕望。這就是我這些年來勤跑養老院的感受。 在養老院,一排排坐在輪椅上的長輩,圍在大廳看電視,很少看到交頭接耳聊天的人,明明很多人卻
2024-08-13 16:55:13 失智專題
對於被診斷患有失智症的人來說,重要的是人們如何與失智者一起在社會中好好共處。在2024年國際失智症大會上,許多國家的學者、專家和實務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和方式,例如態度、政策與網絡、藝術和舞蹈等非藥物的
2024-08-05 16:00:13 大腦健康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愛吃加工紅肉會增加失智風險,但多吃堅果和豆類可以預防失智症。 紅肉吃太多不但有害心血管健康,於7月31日在費城舉行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天至少吃四分之一
2024-08-01 16:22:08 大腦健康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估計,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患有失智症,這一數字預計到2050年將幾乎增加3倍。不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2024-08-01 09:58:27 新手照顧
隨著台灣人口高齡化趨勢,失智症發生率逐漸增加,依衛福部估算,全台65歲以上長輩每12人就有一位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台北市高齢者多,失智症將成為每個人的老年生活課題,應積極從預防端做
2024-07-31 18:32:24 Podcast
「有些民眾發現爸爸或媽媽有很明顯的失智症狀,但其他家人並不這麼認為,還說他想太多了,爸媽本人也覺得自己沒病,他反倒像是家裡的罪人,曾遇過一個失智症家庭案例,協會幫助他們產生共識,到長輩真正走到醫院就醫
2024-07-23 13:53:34 新手照顧
獨居的失智長者以及年輕型失智者特別容易成為社會安全網遺漏對象!近兩日大家一定都有接到「萬安演習」以及「颱風警報」等消息,不只是新聞媒體連續報導,Line群組也有許多相關訊息的轉傳,然而,當我們做好準備
2024-07-22 17:52:38 名人專家
「失智症初期如果能建立一個美好的照顧關係,讓失智症者相信無論如何你都會愛他,當他驚慌時就不會懷疑猜忌。」老年醫學專家陳乃菁醫師長期為失智症者看診,談到如何建立美好的失智症照顧關係時,強調關鍵在於失智症
2024-07-19 10:26:03 失智資源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主辦「2024台北市失智友善推廣活動」即將於27日登場,以「友善台北 愛在一起」為主軸,邀請市民參加巡迴...
2024-07-16 10:37:37 Podcast
Bill Yeates是一名年輕型的失智症患者,同時也是全球失智者聯盟的倡議者,他在2024年國際失智症全球大會上,以自己為例,分享失智者維持積極生活型態的策略,他罹患失智症後不僅維持游泳興趣,本身還
2024-07-15 18:19:48 名人專家
一位年輕學生不久前送走罹癌阿嬤,悲慟萬分,這位學生告訴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嚴如玉,對阿嬤生前拒絕侵入性治療始終無法諒解,變成心結,直到認識「靈性」,才終於理解或許阿嬤認知自己此生圓滿,而學
2024-07-12 15:20:10 失智專題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為了讓全民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昨(11日)於西門町樂影城辦理《阿姨,上學囉!》紀錄片首映記者會,現場逾200多位失智友善天使參與。本片在衛福部社家署公益彩券盈餘補助下,由劉臣恩導演歷
2024-07-12 15:10:04 失智專題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最新資料,全球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5500萬。當這個疾病無法治癒,失智者又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而急速增加時,在我們的周遭,自己的家庭、親朋好友與工作同仁或是他們的家人或者鄰居,都有可
2024-07-11 10:15:41 像極了失智
研究人員一直希望建立一種演算法,協助預測某人將來是否可能會患上阿茲海默症。其中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與喬治城大學一項全國性研究表明,用於衡量一個人履行財務承擔能力的信用評分,也可能預知認知能力是否下降。
2024-07-08 09:27:44 大腦健康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想要健康老化,一定要保有行動力,每天利用簡單的訓練,增強肌肉力量與質量,讓走路更穩不容易跌倒。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孟釗表示,過了40歲,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流失8%,如
2024-07-01 14:56:44 照顧喘息
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與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聯合舉辦的「失智好好生活系列講座:其實我很在意—失智症照顧關係」講座,於6月29日登場,諮商心理師林其薇擔任主講,藉由角
2024-06-30 09:45:00 大腦健康
忘東忘西、經常失憶、容易迷路,甚至出現詞不達意、無法自理生活,這些都是失智症常見的症狀。相信大家都不希望這樣的病症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雖然目前失智症無法治癒,但仍可以透過強化腦力、避免危險因子,來及
2024-06-27 14:49:59 Podcast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簡稱失智旅人)開站至今已陪伴大家8年的時間。這段期間,旅人團隊採訪了無數名人和失智症家庭,從故事中看見了人性的光輝和社會的溫暖,更深刻理解失智症家庭所面臨的挑戰。大家是否好奇8年前為什麼會有失智旅人的出現? 在粉絲專頁裡又看到哪些動人的故事?
2024-06-20 16:30:32 大腦健康
中年時的大腦健康對晚年至關重要,根據刊登在《細胞》(Cell)子刊《神經科學趨勢》(Trends in Neurosciences)的研究表明,40歲至50歲之間的大腦老化階段,或稱為生命階段的中年時
2024-06-14 14:33:03 Podcast
「我們在做人生規劃時,都是遇到問題才處理,其實應該以財產安全的角度預作準備。」 失智症者因認知功能逐漸退化,特別容易遭到詐騙集團有計畫的詐騙、非法移轉財產以及信任的加害人進行金融剝削等,不僅要小
2024-06-14 14:16:29 失智資源
年輕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下確定診斷的患者,目前以50歲左右發病的比例偏高。由於正處於生命的壯年期或事業的上升期,卻因為疾病必須轉換角色或離開職場,對個人和家庭都會造成影響和衝擊。一般而言,他們的照顧者
2024-06-11 11:00:27 新手照顧
「既然居服員都可以做了,為什麼還要請治療師?」「老師好像指導的內容,跟預期的不一樣?」最近,因為服務時間久了,開始會和比較熟習的個管師討論個案狀況,因此,也聽到來自家屬不一樣的聲音及對於復能的期待與困
2024-06-11 09:37:36 大腦健康
經常忘東忘西、注意力不集中,小心是「大腦老化」。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老化徵兆,包括輕微健忘、容易分心、動作變慢等,但如果持續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不正常的腦部退化,恐造成失智症。
2024-06-07 09:34:53 新手照顧
當家人失智,家庭成員莫不將焦點擺在失智者身上,卻很容易忽略主要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深耕長照領域的長照諮商心理師林其薇表示,...
2024-06-06 10:29:47 大腦健康
高壓時代下,許多青壯年族群面臨腦霧、壓力和情緒挑戰。研究顯示,大腦神經在30多歲達到顛峰後便開始退化,加上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不良生活習慣,更加速記憶力衰退和失智症的提前發生。台灣生技品牌昨(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