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4 09:27:24 長期照護
他陪伴失智母7年頓悟:真正的照護不在餵飯或洗澡 而是學會「說話」
當我們面對失智長者時,總希望用語言「引導」對方行動:吃飯、起床、睡覺。然而,長年投入照護工作的日本資深照護者村瀨孝生卻發現,這些「為了完成照護目的」的話語,反而讓母親越來越封閉。他在與社會學者安立清史合著的新書《照護的戲劇學──老與呆的世界》中,誠實記錄自己作為兒子、也是照護者的掙扎與覺醒。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11-04 09:27:24 長期照護
當我們面對失智長者時,總希望用語言「引導」對方行動:吃飯、起床、睡覺。然而,長年投入照護工作的日本資深照護者村瀨孝生卻發現,這些「為了完成照護目的」的話語,反而讓母親越來越封閉。他在與社會學者安立清史合著的新書《照護的戲劇學──老與呆的世界》中,誠實記錄自己作為兒子、也是照護者的掙扎與覺醒。
2025-11-02 15:06:43 大腦健康
福斯新聞報導,一項新發表於《國際老年精神病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2025-11-02 08:18:00 大腦健康
從睡好覺到保持腸道健康,社群媒體總是充斥各種「養生秘訣」,近期一系列聲稱能避免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手部運動在網路上瘋傳,這類運動包含交替拍手、輕敲手指、手臂畫圈和手指向不同方向,有些網友表示這些動作比
2025-10-29 16:49:15 名人專家
如果一位現年48歲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已經被確定診斷6年。我們對她的想像樣態是甚麼?已經呈現明顯的認知、判斷和行動障礙了嗎?可是,當親眼看到充滿活力的年輕型失智症代表:しのぶ山中(Shinobu Ya
2025-10-29 09:15:35 像極了失智
上了年紀,容易忘東忘西,一轉身就忘了剛剛要做什麼事情。如果情況頻繁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小心失智症上身。聯安預防醫學...
2025-10-28 17:02:39 Podcast
今年阿茲海默病新藥在台核准上市,為許多失智家庭帶來新的希望。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於《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中指出,新藥讓醫界從「症狀治療」走向「延緩病程」,臨床顯示用藥約 18 個月後
2025-10-26 13:58:07 像極了失智
有位從台鐵退休的火車司機蘇先生得了阿茲海默症,他很風趣,每次來門診都愛說笑話,最近卻常常被警察帶回家。 追問之下,原來蘇老爹騎著摩托車在目前的住家與從前的舊家之間來回奔騰,從早騎到晚上,這麼做的
2025-10-22 16:00:37 像極了失智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漸進性的腦部退化疾病,症狀在確診前可能早達18年前就已出現。然而,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區分正常老化與失智的早期徵兆? 專家指出,許多早期症狀容易被家人誤認為只是老了,但其實可能是阿
2025-10-20 14:30:27 名人專家
藝人楊小黎近日馬不停蹄,在第60屆金鐘獎以《台語有影—啥人顧性命》勇奪迷你劇集女主角獎,更擔任今年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預防失...
2025-10-19 14:58:04 像極了失智
在臺北市喧鬧的西門町紅樓前,一輛名為「微笑樂智號」的胖卡,以粉藍色、繪滿卡通圖案的討喜外型,被往來民眾包圍。人群中,一位滿頭銀髮、精神抖擻的奶奶正全神貫注地進行「看字說顏色」挑戰,反應敏捷不遜於年輕人
2025-10-19 14:54:19 像極了失智
「如果在社區看到疑似失智症的長者,該如何初步判斷、又該怎麼幫助他們?」這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近期一場失智症宣導講座中,一位保全人員的提問。這樣的疑惑,反映出許多第一線工作者在面對超高齡社會時的挑戰與思考
2025-10-19 14:50:44 像極了失智
臺北市進入超高齡時代,伴隨失智症人口逐年增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讓市民朋友正確認識失智症,近年深入校園、職場、社區等不同...
2025-10-18 10:34:48 大腦健康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漸進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而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統計,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是女性,而最新一項研究就針對這個現象作出解釋,表示這的確是生物學上不可抗力的因素。
2025-10-13 08:58:16 像極了失智
你是否發現自己最近講話時「那個」「這個」特別多?或是常常講到一半突然忘了要說什麼、重複說過的故事越來越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研)革新知能統合研究中心團隊主管大武美保子指出,這些看似日常的小細節,其實可能是大腦功能退化的早期警訊。她在著作《讓大腦長壽的對話》中提到,人的說話方式能清楚反映出腦部狀態,如果長期陷入讓腦偷懶的對話模式,神經連結會逐漸變得遲鈍,讓認知力與反應力跟著下降。
2025-10-11 10:49:52 像極了失智
日本昭和歌謠代表歌手橋幸夫(本名橋幸男)於今年9月辭世,享壽82歲,他在公開自己罹患失智症僅三個多月後便猝然離世。他生前曾因照護母親的經驗,而對「如何不失智」特別謹慎,甚至奉行多項預防守則。然而最終仍未能逃過病魔的侵襲。
2025-10-09 17:27:15 照顧喘息
今天是照顧者支持團體計劃的第三次課程。中秋連假的第一天,原本推測參與人數應該會少於十人,沒想到出乎意料,今天來了將近二十位,且一半以上多為患者與主要照顧者一同參與的組合。 照顧者為何而來?
2025-10-06 09:20:33 大腦健康
中醫也可以治療失智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中醫對於失智症治療,分為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可透過2大穴位按摩調節氣血,加上中藥調理補氣養血,延緩病程進展。 最新統計,台灣65歲以
2025-10-04 10:33:46 像極了失智
失智症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情緒或語言障礙等等,越來越多研究針對失智症做調查,發現失智症的風險因素比想像中的複雜,除了與腸道健康有關之外,瑞典研究也指出,腎臟健康也是預測失智症的重要指標之一。
2025-10-01 17:36:37 失智專題
孤獨與孤單 老人獨居是近來常被討論的議題,讓人憂心與不捨。 憂心與不捨是很直接的反應,人們於是用了很多方法想要介入、解決,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即使有效也無法持久。仔細思考,這存在著兩種情況。
2025-10-01 16:05:15 失智專題
延緩退化的健康生活型態 根據台灣生活型態醫學會的資料,生活型態醫學的六大支柱包括均衡飲食、身體活動、良好睡眠、壓力管理、正向社會連結以及避免危害性物質使用,透過實證有效的行為改變,可以預防、治療並逆
2025-09-30 00:40:00 大腦健康
腸道菌不僅影響腸胃健康,更與「記憶力」有關!恩主公醫院與台大醫院團隊利用果蠅實驗證實,若果蠅失去腸道益生菌,長期記憶將中斷,若補充益生菌,記憶功能可恢復,顯示腸道菌對記憶的維持至關重要。此研究成果不僅
2025-09-26 11:16:33 長期照護
失智症患者照顧不易,日本作家兼部落客工藤廣伸揭露失智母的照護經驗,因母親希望能在家裡安享晚年,決定承擔起遠距離照護的責任。他利用監視攝影機等輔助工具監看安全,並固定每月兩度返鄉數日,協助其生活起居。隨著母親的失智症惡化,最基本的「如廁」竟也成為挑戰,甚至引發意想不到的意外。
2025-09-26 10:35:10 Podcast
曾照顧失智阿嬤11年,八月表演工作室創辦人、年輕導演安德森選擇用藝術紀錄與療癒,今年他投入國藝會「共融藝術計畫」,邀請失智症家庭及關心失智症議題的民眾一起親手創作,把日常點滴化為珍藏的作品,他說:「失
2025-09-25 16:36:39 照顧喘息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新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記錄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及家人如何應對失智症的故事,林靜芸說,新書發表如同給了她一把鑰匙,去打開林芳郁的心。她鼓勵失智照顧者不要小看書寫與記錄的力量,寫作曾幫助
2025-09-19 22:25:02 照顧喘息
台南東山,午後的陽光穿過層層綠意,灑落在一座名為「星漫慢休閒農莊」的小天地。這裡沒有都市的喧囂,只有咖啡香氣、手工餅乾的甜潤,以及滿屋子的笑聲。很難想像,這片溫暖場域的背後,其實是一段關於失智照護的故
2025-09-19 10:15:36 失智專題
我是年輕型失智症的照顧者,也是護理師。很多人都覺得失智症只有老年人,照顧者大部分都是配偶或40歲以上子女。我今天來這裡,不是謊報,也不是代替爸爸,我從26歲以後就是全職的主要照顧者,照顧58歲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的母親,人生被迫轉彎。現在少子化,離婚率又高,可能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被迫提早接下這個責任。
2025-09-19 10:12:26 Podcast
面對台北市推估超過4萬6千名失智人口的挑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讓市民朋友正確認識失智症,不僅創新推出「微笑樂智號」胖卡車巡迴各行政區,也深入校園、職場等不同場域推廣,邀請市民從日常生活中落實預防。同時
2025-09-19 09:14:46 大腦健康
失智症初期的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情緒不好」或「睡不好」的正常老化現象。失眠可能是失智症發生的早期訊號,也可能會加...
2025-09-18 14:59:03 失智專題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觸動人心,新書發表後,聯合報「健康你我他」與「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
2025-09-18 14:56:16 失智專題
我幾乎沒有離開過家,只有40年前,有半年時間,哥哥幫我安排到美國進修。那半年裡,我每天寫一封信回家。我成績表現很好,哥哥也安排好了,我馬上要轉到芝加哥大學,拜一位院士為師,但我幾經考慮,還是放棄,因為真的割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