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肝膽腸胃科徐兆甸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Functional dyspesia
- 就診科別:
胃腸肝膽科
- 身體部位:
腹部,胃部,食道,十二指腸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有上腹痛、上腹悶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感等,上腹部不適的症狀,經檢查並未有器質性病變(如消化性潰瘍、胃癌等)。且症狀會持續或反覆發作,不易根治。
疾病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的原因,包括胃腸道蠕動收縮功能異常、胃腸道感覺耐受力異常、內臟神經過於敏感、胃酸分泌異常、胃部黏膜發炎。
精神與心理因素,可能會使某些中樞或周邊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失調,使胃的收縮減緩,影響胃腸道的功能,這些傳導物質以血清素最為重要。有些患者在緊張忙碌或考試前,症狀會加重。
某些生活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機會:
- 經常飲食過量、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時等,會影響到腸胃系統的功能。
- 經常食用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的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茶、咖啡、酸的水果、洋蔥、辛辣食物等,易使胃酸分泌過多),會易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 長期飲酒過量、吸煙及吃檳榔,也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 生活節奏過快、過度焦慮、精神緊張、心情憂鬱、工作壓力等精神因素,也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狀。
症狀
溢酸.打嗝.噁心.嘔吐.胃痛.胃脹.胸悶.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便秘.易有飽脹感
併發症
- 藥物副作用
- 營養不良
好發族群
- 三餐不定時定量者。
- 精神、工作壓力大者。
- 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預防
- 避免暴飲暴食,進食要細嚼慢嚥,用餐宜七分飽,且要定時定量、少量多餐。飲食均衡營養且清淡,睡前兩個小時應避免飲食,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才能讓食物充分消化。
- 進食後避免立刻躺下或趴睡。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
- 禁酒、戒煙及不吃檳榔。
- 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或是如糯米等較難消化的食物。
- 避免吸入過多的氣體,例如:嚼食口香糖或飲用碳酸飲料。
- 體重過重者宜減重,並養成運動習慣,幫忙消化。
- 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