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肝膽腸胃科徐兆甸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腹膜炎
- 就診科別:
胃腸肝膽科,一般外科
- 身體部位:
腹腔
腹腔為身體最大的空腔,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內的器官。腹膜炎是指腹膜有發炎反應,主要由細菌感染、化學性物質、物理損傷等引起,其中以細菌感染引起最多。腹膜炎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危及生命
疾病原因
腹膜炎依發病機制可分為「原發性腹膜炎」與「繼發性腹膜炎」。
「原發性腹膜炎」又稱「自發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內無腸胃道穿孔、臟器破裂的情況,產生腹膜或腹膜液的感染。最常見的原因為:
- 細菌經由血液或淋巴結擴散至腹腔內,造成感染發炎,較常見於肝病患者。
- 便秘或腹瀉會使腸道內的細菌散播至腹腔,造成感染。
- 細菌經由生殖泌尿系統進入腹腔造成感染,較常見於女性患者。常見的細菌有: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腸球菌和黴菌等。
「繼發性腹膜炎」又稱「次發性腹膜炎」,是指腸道或內臟破裂形成膿瘍、缺血或壞死的情況。或因穿刺傷、腹腔人工植入物(如腹膜透析導管),導致細菌跑到腹腔,造成感染。較常引起次發性腹膜炎的原因為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穿孔、腸阻塞等。
症狀
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發燒.畏寒.食慾不振.排尿減少.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白血球升高
併發症
- 休克
- 腹內膿瘍
- 傷口感染
- 多重器官衰竭
- 死亡
好發族群
- 免疫功能不全者。
- 患有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穿孔或腸阻塞等疾病的人。
- 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
- 肝硬化合併腹水的患者。
預防
- 腹膜透析治療的病患,如要拔牙、或做大腸鏡等侵入性檢查,應先告知醫生,給予預防性抗生素,降低腹膜炎發生的風險。
- 腹膜透析治療的病患須特別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潔消毒導管出口處,注意傷口護理,避免細菌感染。洗澡時儘量淋浴,不要泡澡。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
- 盡量避免生食,以免便秘或腹瀉。
肝膽腸胃,感染疾病 常見疾病
感冒
破傷風
流行性感冒
狂犬病
愛滋病
中耳炎
急性結膜炎
肺結核
帶狀疱疹
扁桃腺炎
腸病毒
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
腹膜炎
新冠肺炎
肺炎
敗血症
腹瀉
香港腳
灰指甲
甲溝炎
德國麻疹
病毒性肝炎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毛囊炎
水痘
扁平疣
恙蟲病
淋病
梅毒
天花
鵝口瘡
百日咳
玫瑰疹
疥瘡
腮腺炎
支氣管炎
退伍軍人症
弓形蟲感染症
萊姆病
肛門疣
脾破裂
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
腹膜炎
腹膜癌
腹瀉
病毒性肝炎
A型肝炎
B型肝炎
C型肝炎
腸躁症
膽囊炎
膽囊息肉
大腸息肉
膽結石
出血性膀胱炎
急性胃炎
胃病
胃下垂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
克隆氏症
胃炎
脂肪肝
猛爆性肝炎
先天性膽道閉鎖
闌尾炎
慢性肝炎
急性腸胃炎
膽囊癌
肝炎
肝昏迷
胰腺癌
腸阻塞
便秘
大腸憩室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
食道癌
巨結腸症
慢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食道逆流
肝硬化
肛門廔管
潰瘍性大腸炎
大腸直腸癌
肛門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