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審稿: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院長鄭乃源醫師

疾病基本資料
- 英文名稱:
Liver cirrhosis
- 就診科別:
胃腸肝膽科
- 身體部位:
肝
肝硬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肝細胞瀰漫變性、壞死,出現纖維組織增生和肝細胞結節狀再生,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逐漸破壞,使肝臟變形、變硬,最後的治療必須要肝臟移植。
疾病原因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有很多:
- 病毒性肝炎:在台灣最常見的是「B型肝炎」及「C型肝炎」,發展至後期形成肝硬化。其中B型肝炎大約佔70-80%,C型肝炎約佔10%。
- 酒精性肝炎:罹患肝硬化機率與酒精飲用量以及時間長短有關,每天飲含酒精80g的酒即可引起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持續大量飲酒數周至數月大多會發生酒精性肝炎。若持續大量飲酒達15年以上,75%可發生肝硬化,已有酒精性肝炎或是肝硬化患者,絕對禁止飲酒。
- 中毒性肝硬化:藥物或毒物所引起的肝硬化。
- 寄生蟲性肝硬化:血吸蟲或肝吸蟲等蟲體在門脈系統寄居,蟲卵隨門脈血流沉積於肝內,引起體液免疫反應,產生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能是肝內門脈分支及其周圍發生炎癥和纖維化的原因。
- 其他較少見的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先天性酶缺乏所引起肝硬化、代謝障礙性肝硬化(威爾森氏症)等。
症狀
食慾減退.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疲倦.體重減輕.腹瀉.腹脹.上腹部疼痛.黃疸.黑便.下肢浮腫.男性女乳症.睪丸萎縮.肝脾腫大.鼻血.牙齦出血
好發族群
- B型肝炎或C型肝炎患者。
- 長期酗酒者。
預防與治療
- 未經醫囑,不亂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例如:草藥偏方,或廣告不實的「護肝、保肝」藥劑,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
- 禁酒及戒煙,酒精會使肝硬化病情加速惡化。
- 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 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
- 多吃天然食物,避免食用含有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香料的食物或醃漬食品,尤其要避免發霉的食物,因含有黃麴毒素,容易導致肝癌,
- 定期健康檢查(一般血液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