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8 癌症.抗癌新知
中研院揭特定癌細胞生成機制 助兒童腦瘤骨癌治療
兒童腦瘤、軟組織瘤與骨癌等癌症治療有了新方向,中央研究院研究發現,癌細胞生成過程中,人體內的「染色體外端粒DNA」能誘發細胞後天免疫反應,抑制特定癌細胞生長,有助發展針對特定癌細胞的免疫治療,相關成果甫於本月6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律佑說明,癌細胞可分為有端粒酶的癌細胞、無端粒酶的「替代性延長端粒癌細胞」(英文簡稱ALT)兩類,後者在各類型癌症腫瘤平均約占1、2成,但在兒童腦瘤、軟組織瘤與骨癌等癌症患者身上,可能占達6、7成。陳律佑的研究團隊發現,正常的人類細胞若有游離在細胞核外的「染色體外端粒DNA」,會誘發後天免疫反應,釋放抑制病毒的干擾素,進而抑制細胞的複製,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機制卻未出現在ALT細胞,這是因為ALT細胞中關鍵的感知蛋白(STING蛋白及組蛋白H3.3)受到了抑制或有功能缺失,因此無法限制細胞生長,使得ALT細胞得以持續發展成癌症。陳律佑指出,這是端粒生物學上的重要發現,更是癌症治療的新契機,若能修復關鍵的感知蛋白,就有機會重啟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干擾素來抑制ALT癌細胞生長,團隊正朝這個方向努力,以動物模式進行研究,同時也與高雄長庚醫院合作,應用真正的人體癌細胞進行實驗。陳律佑提到,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近期核可的溶瘤病毒免疫療法正是作用於有免疫缺損的癌細胞,目前該項療法廣泛應用於黑色素瘤的病人,但效果有限,根據中研院這項研究結果,若能篩出ALT細胞較高的病人進行治療,或許能更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