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料理DIY/當歸羊肉 產後補一補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材料:羊肉500克、當歸15克、枸杞子10公克、生薑15克,鹽、米酒適量作法:當歸、枸杞子洗淨,生薑洗淨後切片;羊肉去除筋膜後汆燙,切成塊,與當歸、枸杞子、生薑及適量水燉煮50分鐘,加入鹽、米酒後即可食用。功效:用於貧血、頭暈眩、身體倦怠、四肢冰冷或無力、婦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腹痛。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材料:羊肉500克、當歸15克、枸杞子10公克、生薑15克,鹽、米酒適量作法:當歸、枸杞子洗淨,生薑洗淨後切片;羊肉去除筋膜後汆燙,切成塊,與當歸、枸杞子、生薑及適量水燉煮50分鐘,加入鹽、米酒後即可食用。功效:用於貧血、頭暈眩、身體倦怠、四肢冰冷或無力、婦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腹痛。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諮詢/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示範/台北國賓大飯店粵菜廳主廚林建龍】材料:A料:去骨雞腿2支、黨參25g、清水1/2匙、雞粉1/4匙、桂皮1小塊、三奈片(中藥材)4粒、鮮長白人參2支、生薑4片B料:高粱酒2匙、紹興酒6匙、高麗人參1支作法:1.高麗人參先蒸30分鐘,取湯汁醃泡雞肉,讓醉雞更入味。2.雞腿洗淨瀝水,用鋁箔紙捲成筒狀,放入蒸籠,蒸25分鐘後,取出放涼。3.A料先煮好後放涼,加入B料拌勻後,放入雞腿浸泡、冷藏一天(12小時以上)。TIPS:食用時,建議切約0.3cm厚度盛盤後,再淋上醃泡汁,香氣口感更佳。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洪建德】學名日本鰻分布於日本、朝鮮半島、中國沿海、台灣至菲律賓。最大體長150公分。屬降河性洄游魚類,棲息於砂泥底、河口、淡水湖沼地、潟湖、汽水湖、近海沿岸,河川中、下流域底層與洞穴中。夜行性,以魚蝦及其他大型底棲動物為食。日本或台灣的野生鰻已罕見。近年來鰻線數量日益減少,所以以歐洲鰻苗替代。日本網路美味評價為四星,也有人認為只有一星,因為即使做成蒲燒鰻,還有很強的泥土臭味,天然鰻價錢近十倍,為了講究去土臭味,人們將養殖鰻先放在清水中兩天。在日本也有吃幼魚的習慣,以幾隻半透明的線鰻,師傅捏一把放入杯中,加醋與醬油生吃,口感有點滑潤,又有一點Q,陰曆土用の丑の日,日本有吃鰻魚的習慣,提供了大量夏季需要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與EPA DHA等高級脂肪。豐臣秀吉把最大的勁敵德川家,轉封到一個有點遠但又不遠的關東平原,的確也讓德川肺腑有感豐臣的旨意。由於地處偏遠,溫暖的江戶灣就是鰻魚的回流處,河口更有大群鰻魚聚集,覓食肥沃的關東平原沖刷下來的浮游生物。當時基礎建設如火如荼開展,大動土木填土造江戶城下町(老街)之際,人們就將石神井川改道引進沼澤,發現大量鰻魚流入,於是老饕型建築技工,就把之撈起,以橫切浸味噌串細竹棒來炭烤,外表像蒲穗一般,所以稱「江戶前蒲鰻」。幾年後,當握壽司出現時,人們稱為「江前握司」,江戶前直指現在東京內灣的漁獲。1804~1817年間,「大野屋」受金主所託,改良能保溫的蒲燒鰻,本來以兩層容器分別盛白飯與鰻魚的餐盒,改良為單一密合式,盛白飯在下、鰻魚在上,再淋上醬汁,成了今天的模樣。白燒則不加醬汁炭火直烤,再沾山葵,或生薑醬油。肝臟與腸胃是珍品煮成湯汁很鮮。但是大阪的鰻魚與東京作法完全不同,東京做法以蒸熟再烤;而大阪則像串燒,生鰻兩面翻轉至炙熟為止。所以大阪的吃法享有燒烤脆皮與燒烤焦糖化香味,東京享有軟綿口感與濃郁的醬油香味,各有所長。日本有鰻魚專賣店,起初令洋人百思不解,但今天日本鰻魚料理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絕活,台灣傳統市場也吃得到物美價廉的現成品,東京幾家專門店自2008年起已入東京米其林餐廳之列。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記者徐兆玄/攝影,示範/瑞齊寧醫學研究院食療師劉溫港】功效:保護氣管材料:水蜜桃、酪梨各1 個、生薑1 片作法:1. 水蜜桃與酪梨均洗淨、去皮、去核、切塊,生薑切碎。2. 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加溫開水250㏄,打勻即趁鮮飲用。TIPS:一顆水蜜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含有足夠的維他命A和C。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作者朱曉平,源樺出版】妊娠嘔吐口服生薑可緩解妊娠嘔吐老偏方:生薑切片含服或嚼服,也可以將生薑榨汁後喝生薑汁。 有位患者看完病後,臨走時突然想起一個問題,說他老婆剛懷孕,老是反胃嘔吐,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我告訴他,讓他老婆多嚼點生薑就行了。生薑是個止嘔的良品,對於妊娠嘔吐也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方法:將生薑切片後含在口裡,使其汁液慢慢滲進口腔,或像嚼口香糖一樣咀嚼生薑片,將薑渣咽下。當然,吐掉也可以。還可以用榨汁機榨成汁,裝入瓶子裡,每次喝一小口薑汁,先含在口裡,再慢慢咽下。 生薑止嘔的原因,主要是它能抑制腸胃運動,鬆弛腸胃道的肌肉,這樣便能緩解反胃、噁心的感覺。 生薑用於妊娠止嘔,不但東方人適用,在外國婦女身上也一樣有效。曾有兩位外國醫師對有噁心嘔吐症狀的外國孕婦進行研究。孕婦被分為A、B兩組,A組每日服用1克生薑,B組則服用等量安慰劑,安慰劑沒有藥效,只有心理安慰作用。 這兩組服用4天,並在接下來的7天裡追蹤觀察。結果顯示,吃生薑的婦女中,有87.5%的孕婦,其噁心嘔吐的症狀得到改善,吃安慰劑的婦女中,只有28.5%的人情況改善。這個試驗充分說明生薑治療妊娠嘔吐的良好效果。因此,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把服用生薑,列為治療孕婦噁心嘔吐的主要措施之一。 不過,這個方法只能緩解,而不是根治。妊娠嘔吐是因為婦女懷孕後,體內的性荷爾蒙迅速升高,人體一時無法適應所導致。 幸好,絕大多數會妊娠嘔吐的女性,都是在懷孕早期才會嘔吐,等懷孕過了一、二個月,人體適應後,嘔吐的情況也自然就消失了。生薑的作用,就是能伴著孕婦度過前面最難受的日子,盡可能把噁心、嘔吐的症狀減少。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鮑魚也是養生食材,甚至連殼都可以入藥。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楊淑媚表示,中醫認為,鮑魚性平,味甘鹹,入肝、腎經,鮑魚的殼在傳統中醫稱為石決明,這種藥材有清熱明目的作用。楊淑媚醫師指出,鮑魚能滋陰清熱,有助於改善體虛所引起的頭暈目眩、虛火勞熱、咽喉乾燥、心情煩躁易怒等症狀。不過,吃鮑魚也有一些小禁忌,譬如鮑魚肉質比較硬且難咬,也不易消化,所以脾胃消化能力差的人只要喝喝湯就好;鮑魚曬乾後存放時間較長,若要煮乾鮑魚,可先泡水等變軟後再烹煮。楊淑媚醫師進一步指出,鮑魚較為昂貴,但如果自行購買食材做料理,不但可以把價格壓下來,也能夠做成鮑魚養生雞湯,在寒冷的天氣搭配三餐食用,有助於保肝健脾益腎,顧好全家人的健康,適合在氣候較冷的環境下食用。鮑魚養生雞湯需準備乾鮑魚2隻、雞肉適量、生薑3片、米酒20毫升、鹽巴酌量。做法:先將乾鮑魚浸軟後切成薄片,然後跟雞肉、生薑、米酒等食材放在同一個鍋子裡,最後加入適量的水之後,把所有食材燉至熟爛為止即可食用。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張雲鵬表示,冬天循環機能較差,平常就怕冷、末梢循環較差、氣血循環有障礙者,可吃些「燒酒雞」,有調氣血、溫通血脈功能,適合手腳冰冷者禦寒者食用。材料為枸杞4錢,黨參、當歸各2錢,川芎、桂枝各1錢,大茴、紅棗適量、土雞一隻、米酒、生薑、鹽適量;土雞洗淨切塊,熱水川燙放於鍋內,放入藥材,生薑、米酒和鹽後,先以大火煮滾後轉為中火,約20分鐘煮到雞肉熟即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冬天進補吃薑母鴨,真的會補。醫學生進行當歸和生薑的小鼠實驗發現,小鼠體內大腸菌數下降,顯示當歸和生薑有免疫促進效果。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陳毓紹,昨天在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上,以「當歸及生薑促進免疫能力之小鼠模型」研究進入決選。陳毓紹說,小時候祖母總要他吃薑母鴨進補,他把小鼠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將當歸依人類建議劑量換算成小鼠劑量,餵食三天,第四天打入大腸菌株,第五天取出小鼠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臟,結果大腸菌株數下降五成。生薑實驗,則分別餵小鼠吃含生薑醇的台灣和北京科學中藥,其中北京中藥生薑醇濃度較台灣多一成;結果發現,兩組小鼠的大腸菌數,都下降三成;儘管生薑醇濃度不同,但結果差異不大。慈濟大學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教授張新侯說,實驗證實,當歸和生薑有促進免疫效果,民眾偶爾可吃當歸和生薑煮成的食物。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說,當歸和生薑能增強免疫,自古以來就有「當歸生薑羊肉湯」;天冷時,一般體質民眾可吃薑母鴨補身,如果虛弱或腸胃虛寒體質,不宜吃得太頻繁,且不要加麻油。長庚醫學大學醫學系學生林宛瑩,研發出快速便宜的大腸直腸癌生物感測器,獲醫學系暑期學生研究計畫冠軍;感測器可測得患者有否K-ras基因突變,有此基因使用標靶藥物效果差,目前正申請專利。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生吃蔬菜才是健康的吃法?不一定。新北市中醫師公會臨床醫學講師林奕良表示,中醫對營養的看法在於食物的四性和五味,四性包括寒熱溫涼,五味包括酸苦甘辛鹹,而生熟食可以轉變食物的性味,主要目的在於調整體質的偏性。亦即生熟食應以順應個人體質為主。林醫師指出,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有的人認為,生吃蔬菜較健康,因為生食可讓蔬菜裡的維生素減少被破壞的機會,而且還能妥善保存蔬菜的營養價值。不過大多數深綠色蔬菜含有草酸,不利於人體吸收鈣鎂,經過烹調後可以除去絕大部分,提高鈣鎂的利用率,所以要生熟食蔬菜仍應三思。林奕良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認為,食物調理方式往往會改變其屬性,比如屬性為寒涼的食物經過燙、煮、蒸等調理方式後,就可以變為平性,或是食物經由炒、煎、炸等調理方式後,就可以變為溫性或熱性,民眾可以依據對應的體質需求來進行調整。例如生蔥辛散,能發汗、宣通陽氣;把蔥煮熟的話則轉變為甘溫,可以和裡止腹痛。生薑生用為辛溫,可以發表散寒,宣肺調中;生薑炮黑則性味轉變為辛苦大熱,可以溫經止血,去臟腑的沉寒痼冷。山藥生食性濇微涼,可止瀉痢,益腎濇精;煮熟則轉轉為甘微溫,可補肺氣,固腸胃。萊菔子生用辛甘能升,長於吐風痰,散風寒,寬胸膈,發瘡疹;炒熟可以定喘嗽、調下痢、止內痛。 ※延伸閱讀》‧蔬菜生吃/脂溶性營養素蔬菜 不適合‧腎功能異常 避免草藥生機飲食‧更年期女性易水腫 吃生菜更惡化‧吃生菜、優格等生冷偏濕食物 傷生育力‧化療忌食生菜 燙蔬菜加核桃有助去寒【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菊黃蟹肥,秋分正時品嚐大閘蟹的好時機,民眾要如何挑選,才能買到肉鮮美肥嫩的大閘蟹?大潤發公關王亭鈞指出,掌握「重量」、「外觀」及「活動力」三大要點。愛買公關經理楊冬寧表示,挑選大閘蟹第一要件就是得要「活蟹」。蟹膏都在肥屁股王亭鈞表示,首先評估大閘蟹的重量,建議選重一點,並注意外表體色,背部青色或墨綠色為佳,具有光澤,而腹部白色或乳白色為佳,另外,挑選屁股的肥厚表示蟹膏的飽滿,觀看側面選擇較屁股厚實。她說,通常在賣場購買大閘蟹,都用草繩綑綁,沒辦法判別活動力,所以要觀察大閘蟹的眼睛,確定有在動,表示它還活著。青背、白肚、金爪、黃毛楊冬寧指出,青背、白肚、金爪、黃毛是正宗大閘蟹的四大外部特徵,而要挑選大閘蟹第一要件得要是活蟹,台灣進口的大閘蟹有空運和海運兩種,原則上運送過程越短,蟹就越新鮮,活動力也會越好,一般來說,空運成本雖高,但新鮮度也比較高,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也才能確保消費者吃得安心。公蟹早熟 九尖十圓至於到底是公的好吃,還是母的可口?楊冬寧表示,事實上各有所好,不過坊間有一說,所謂「九尖十圓」(圓是母,尖是公),大閘蟹特別的地方是公蟹的蟹膏比較早成熟,飽滿扎實、香氣濃郁,9月份正是吃膏的好季節,通常吃大閘蟹最好加上黃酒、生薑和蒜,能殺菌又能調和寒性,對人體也比較沒負擔。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內容摘自《120種冰箱常備「最健康的食物」》,作者永山久夫/監修,譯者周若珍,采實文化出版】體溫低於35℃的身體,就是「養出癌細胞」的環境體溫低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變差,連排泄功能也會隨之降低。根據醫學研究,體溫下降1℃,免疫力就會降低30%,基礎代謝率也會減少12%。體溫若降至35℃,就會變成最容易增生癌細胞的危險環境。運動紓解壓力有提高體溫的效果,但最簡便的方法,還是多吃能讓身體變暖的食物。積極攝取「發熱食物」,便能提高基礎代謝率,免疫力也會因此上升。還能更進一步提升自律神經的狀態,打造出不易生病的強健身體。攝取「陰陽食物」,讓身體隨時保持溫暖東方自古以來就有「陰陽論」的說法,宇宙萬物都有陰陽之分,食物也不例外。陰性的食物會使身體冷卻,陽性的食物則有溫熱身體的效果。此外,還有一種陰陽平衡,不屬於兩者的「中性」食物。(編註:同中醫將食物分為「寒性、涼性、平性、溫性、熱性」的概念,在此僅簡單將食物屬性區分為三類。)食物的顏色、產地、軟硬、味道以及部位(根或葉),都是區分陰陽屬性的依據。用烹調方式,「逆轉」陰性食物葉菜類蔬菜雖然多屬陰性,吃了之後會冷卻身體,但因營養價值高,所以大家都想積極攝取。其實,只要透過不同的「烹調方式」,就能輕鬆將陰性食物轉變成陽性食物。‧加熱:利用蒸、燙、炒等方式加熱,就能把食物轉變成陽性。‧抹鹽:鹽能排出食物水分,使身體溫熱。‧發酵加工:例如牛奶雖屬陰性,但讓牛奶發酵後製成的起司則能變為陽性。‧和陽性食物一起吃:食用陰性的豆腐時,可以搭配陽性的生薑、蔥等香辛蔬菜一起吃,減弱「陰」的力量,讓料理傾向「陽」性。常見方便好用的「陽性調味料」鹽、味噌、醬油都屬於陽性調味料。尤其是透過加熱、發酵製成的醬油和味噌,更是有強大的溫熱效果。白糖雖屬陰性調味料,但黑糖等有顏色的糖,則屬陽性。此外,陰性的醋和陽性的鹽、醬油搭配一起煮料理就能減弱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陰陽「調味料」陽性:鹽、味噌、醬油、黑糖陰性:醋、白糖、美乃滋、奶油
2014-09-23 運動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夏天天氣熱,有些人動不動就火氣大,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適合食用生薑排骨湯、魚乾拌苦瓜,前者清熱降火,適用於火氣大、疲倦、口乾等症狀;後者能清暑益氣、開胃進食,適用於火氣大、胃口差、口乾舌燥等症狀。生薑排骨湯需準備人參鬚1錢、石斛2錢、麥冬2錢、白朮2錢、排骨1斤、苦瓜1條、小魚乾1兩、鹽巴1小匙、生薑片少許。做法:把人參鬚、石斛、麥冬、白朮放到鍋內,加清水2杯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排骨川燙、小魚乾用水泡軟後備用;苦瓜切小塊;把排骨、小魚乾、苦瓜、生薑片放到鍋中,倒入湯汁、清水4杯,放到電鍋蒸熟後灑點鹽巴調味即可。魚乾拌苦瓜需準備人參鬚2錢、麥冬2錢、五味子5分、苦瓜1條、小魚乾1兩、乾豆豉2大匙、鹽1小匙、糖2小匙、大蒜2小粒、植物油適量。做法:把人參鬚、麥冬、五味子放到鍋內,加清水2杯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苦瓜去籽、洗淨、切小塊,用水泡去苦味,小魚用水泡軟,熱油鍋後放入大蒜、豆豉爆香,再放入苦瓜、小魚乾、鹽巴、砂糖後稍微炒一下,倒入湯汁燜煮15分鐘即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運動養生.享受樂活
【元氣周報/記者王郁婷/報導;示範/林惠蘭老師】市場買回的生薑、高麗菜也能種?不要懷疑,方法超簡單,更重要的是,生薑、高麗菜可不光種來欣賞,還可常保植株新鮮、消除農藥殘留,邊種邊吃,對主婦超實用的啦! 材料:老薑、培養土、麥飯石、容器1.最好到果菜市場選購,能買到各式各樣形狀完整的老薑。2.薑洗淨,將上面的泥土、薄膜輕輕撥除。3.容器放入培養土,直接把薑插入,調整角度到最完美。(圖1)4.鋪上麥飯石,以手或鑷子壓平後澆水。(圖2)5.數天後,老薑會慢慢長出嫩薑與葉。(圖3)TIPS:依薑形不同選擇或寬或高的容器,是種出來是否美觀的關鍵。■為什麼要種薑?一般老薑買回家,就會逐漸萎縮不新鮮,用此方法可長時間吃到新鮮的薑片,長出的嫩薑也可入菜。此外,精神不繼時,摘下薑葉用手搓揉聞嗅,氣味清香,有提神效果;薑葉也可拿來泡澡。■麥飯石哪裡買?可至花市、水族館詢問,網路也有相關商店,台灣產地主要在花東一帶,到當地旅遊不妨順便帶回來。■種子變盆栽DIY課程此為林惠蘭老師首度開課,限額20名。上課日期:5/20、6/3、6/17、7/1時間:周四 14:00~16:00學費:4000元(另加材料費2000元),材料費含花器、蔬菜或水果種子網址:www.udnsquare.com.tw(生活美學館)洽詢專線:02-2765-2000【2010/04/25 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頸椎病患常有頸部僵硬疼痛症狀,應積極接受治療。署立新竹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雪雅表示,頸椎病在辨證上大致可分為風寒濕痹、氣虛血瘀、肝腎兩虛、痰濁中阻等類型,可依各類型對證用藥。黃醫師指出,風寒濕痹阻證患者常有頸背強痛,臂部竄痛麻木,遇寒則病情加重,舌淡,苔薄白,治宜祛風散寒,除濕止痛,適用蠲痹湯加減方,包括當歸、黃耆、薑黃、羌活、生薑、炙甘草、赤芍、大棗、防風等。黃雪雅指出,氣虛血瘀證患者常有頸項強痛,其痛多為刺痛,痛點固定不移,嚴重者肢端麻木,舌質暗紅,治宜活血化瘀,通行經絡,適合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方,包括等黃耆、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等藥材。肝腎兩虛證患者常有項背痠沉、時有眩暈、看東西不清、腰膝痠軟無力、步履不穩、肌肉萎縮、舌紅少苔或無苔,治宜補益肝腎,適合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方,包括枸杞、菊花、牡丹皮、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等。痰濁中阻證患者轉頸時常有眩暈伴見噁心嘔吐、頭痛、頭重、脘痞胸悶、胃口差、舌體胖、苔白膩,治宜燥濕去痰,健脾和胃,適合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包括等陳皮、半夏、茯苓、白朮、天麻、生薑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皮膚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老人斑用「喝」的,就能除斑?網路流傳,每日飲用一杯生薑蜂蜜水,不僅能強健身體,還可去除皮膚「銹斑」,讓老人斑完全消失,從此不見蹤跡。但是,醫師表示,去老人斑茶飲,不太可能發生。對這網路傳言,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老人斑發生原因不明,目前有研究顯示,老人斑與基因遺傳、個人體質與陽光曝曬有關。四十歲以後,老人斑會慢慢生長,但長出來就不會消失,或許部分凸起的斑點偶而會脫落,使皮膚表面黑色素淡化,看起來較不明顯,但不會完全消失。因此,生薑蜂蜜水並無法去除老人斑、漂白肌膚。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華人健康網╱記者羅詩樺/台北報導】消化系統不好的人,一定都體驗過吃完飯後,泛胃酸的痛苦,而冬天也是胃食道逆流好發的季節,天氣溫差大,連帶影響胃部壓力,造成胃酸逆流而上,會有胸口灼熱感或是吞嚥困難、食慾下降的問題。長期下來,恐怕還有罹患食道腺癌的危機。想要化解不適,可試試看攝取少量生薑,或是飲用薑茶,薑能刺激腸胃分泌消化液,進而中和其酸性。老薑、嫩薑長得不一樣,功效也不盡相同,選購時要注意。緩解胃食道逆流 薑怎麼吃?根據美國健康資訊網站「eHow」內容指出,胃酸過多主要症狀包括胃酸逆流至喉嚨、頻繁打嗝、火燒心(食道逆流),嚴重甚至有心窩劇痛的可能。而生薑一直以來都是緩解胃部不適的祖傳偏方,每天適量攝取生薑,溫熱的性質可以改善胃寒引發的消化不良,還可幫助消化。1.三餐中加入薑:在日常餐點中加入生薑調味,例如將生薑切絲加入菜餚中,像是生薑蔥末海帶湯、當歸生薑燉羊肉、薑燒豬肉等,都是適量攝取生薑的方式。每天只需要吃約1公克左右的生薑即可改善消化。2.善用生薑粉: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曾有研究報告指出,讓研究對象服用1000毫克的生薑粉,與吃安慰劑的人相比,較不容易有暈車、嘔吐的情形,此外研究也發現生薑磨粉服用,可以抑制胃蠕動的頻率與振幅,緩解不適。3.飲用薑茶:如果是外食族群,無法在三餐中加入生薑,也可以改以飲用薑茶的方式,不但可以舒緩寒冷體質,還可以幫助改善胃酸過多問題。將生薑切片、去皮,接著加入熱水煮開,靜泡一陣子即可。接著將生薑片取出,依個人喜好添加檸檬片調味。食用注意事項:雖然生薑可促進代謝、顧胃,但也不能吃過量,否則還是算刺激性食品,中醫理論指出,生薑辛辣,陰虛內熱體質,或有瘡瘍、痔疾者不宜食用,就算是一般人吃太多,還是會有不良影響。【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
2014-09-23 健康百科.消化系統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想要促進排便,除了一早起床飲用溫開水外,不妨嘗試換成一杯以生薑、檸檬一起調和的生薑檸檬水。專家指出,生薑檸檬水除了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外,對於刺激腸胃道蠕動,加速代謝也相當有效。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陳俊榮教授表示,要達到排毒、解決便祕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改善身體的消化功能。不過,要擁用良好的消化功能,可不能忽視腸胃道的健康,適量的水分、膳食纖維都是幫助腸胃道蠕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透過飲用富含膳食纖維的生薑檸檬水,確實能達到促進消化、緩解便祕的效果。生薑排毒、助便 薑醇功不可沒生薑檸檬水是利用生薑中,屬於酚類化合物的植物醇成份薑醇,刺激消化道,來達到幫助排出宿便、排毒的效果。另外,薑醇還有抗血小板凝集與抗發炎的功效,能夠預防血栓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檸檬汁有機酸 刺激腸胃道蠕動而檸檬汁當中的有機酸,也有刺激腸胃道作用的效果,將生薑水與檸檬汁一同調和,確實能達到改善便祕的效果。另外,檸檬當中含有的豐富維生素C,也具有消除堆積的水分、清理人體內的毒素、增強免疫系統、幫助淋巴系統正常運作的功效;同時是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可預防氧化壓力引起的老化或疾病。便祕不再來!試試自製生薑檸檬水材料:生薑一小段、蜂蜜適量、檸檬一顆。作法:生薑洗淨切片加水煮3到5分鐘,在熬煮過程中把檸檬用榨汁器擠出汁。接著將煮好的薑汁倒入杯中待涼,即可加入適量的檸檬汁和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專家小叮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一種體質都能使用生薑檸檬水來達到排毒、助消化、排便的效果。對於腸胃較為敏感的老人與小孩來說,直接飲用生薑檸檬水,對於腸道過於刺激,貿然飲用恐會造成胃痛等問題發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