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7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圖解:解身體的痛 先挑對止痛藥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可能不支援此頁功能!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5-05-07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可能不支援此頁功能!
2015-04-08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衛福部提醒用藥要謹慎幼兒發燒,用了退燒塞劑卻全身過敏,有如燒燙傷般體無完膚。還有人服用降尿酸藥物後,全身嚴重過敏住院一個多月。衛福部公布藥害救濟案件,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前十名可疑藥品,包括降尿酸藥物、抗癲癇藥、感冒常用的解熱鎮痛劑等,提醒民眾用藥要謹慎。消炎止痛退燒藥占一半衛福部最近列出「藥害救濟給付前十名可疑藥品名單」,發函給各醫學會請醫師提高警覺。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分析,前十名可疑藥品中,國人常用消炎止痛藥物、退燒藥就占了一半,降尿酸藥物名列藥害救濟之冠,國人務必謹慎用藥。出現症狀 應就醫停藥食藥署藥品組藥品安全監視及評估科長陳可欣說,即使是曾使用過的藥物,不代表不會發生過敏,因此要求醫療院所應該在所有藥袋上標示,用藥後發生喉嚨痛、口腔或黏膜潰爛、皮疹等症狀,應考慮可能為藥品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並考慮停藥。鐘文宏最近就收治一名幼兒嚴重過敏個案,原本是感冒發燒,醫師開立常見的小朋友退燒塞劑,病童使用一兩天後,出現喉嚨痛、嘴巴口腔潰爛等症狀,家長以為是感冒引起繼續用藥,不料病童全身過敏症狀更加嚴重,皮膚紅腫有如被火燒傷。相較於退燒、消炎止痛藥物,降尿酸藥物引發的藥物過敏反應更強烈,一名30多歲男性尿酸偏高,服用降尿酸藥物後,全身嚴重過敏,住院一個多月,才撿回一命。另一個案沒有這麼幸運,70多歲、腎臟功能不良的婦人,因為尿酸偏高服用降尿酸藥物,吃藥後短短20多天就死亡,出現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腎衰竭,最後死於敗血症。陳可欣表示,自1999年至今年2月,藥害救濟共給付1332件,其中六到七成是嚴重的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可能和病人體質、基因有關,食藥署列出前十名可疑藥品, 第一名是降尿酸藥物、第二、三、六名是抗癲癇藥物。另外,感冒中常使用的退燒藥口服糖漿ibuprofen、解熱鎮痛劑diclofenac,也名列其中。◎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5-03-31 健康百科.婦科
根據文獻記載,超過一半的女性都曾有過痛經的經驗,門診中也不乏女性患者因痛經困擾而尋求治療,有些嚴重者可能痛到臉色蒼白,伴隨惡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即使服止痛藥或其他藥物也無法有效改善下腹部疼痛,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認為「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痛經多數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可能受情緒、壓力影響,可能體內濕氣太重,可能子宮發育不良或骨盆腔的器質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沾黏等,也可能是體質虛寒,或氣血虛弱、氣行不利、血行不暢,導致月經排出困難而產生疼痛。痛經患者,平時應少食冷飲冰品,尤其月經來之前及行經期間;平時應適度運動,但行經期間應避免過度勞動或劇烈運動,並適度放鬆心情。這裡提供幾個穴位參考,可於經前一周開始按摩,有助於氣血運行,緩解痛經的症狀。每次按壓穴位約3至5分鐘,以有痠脹感為度,早晚各一回,可視臨床疼痛程度增加按摩頻率。(小提醒:因每個人的身形比例不同,下面所述之手指比量法以自身手指為準。)◎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5-03-23 新聞話題.杏林.診間
廿六歲的年輕繪本女畫家陳寧悅,六年前因動靜脈畸形(AVM)造成腦血管破裂,昏迷四十八天才清醒,左側手腳顫抖無力,走路東倒西歪。經多年復健治療,不僅走出出血性中風的生死關卡,還在繪畫中重拾對人生的熱情,舉辦個人畫展。陳寧悅國中就讀美術班,因畫畫成績不理想放棄。當時頭痛三不五時發作,原以為是課業壓力大,長期吃止痛藥而忽略就醫。二○○九年平安夜,她和大學同學用餐時頭痛惡心,跑出餐廳嘔吐,腦內傳來「啪」的斷線聲後即昏迷不醒。送醫確診是動靜脈畸形破裂而造成腦出血,她在加護病房觀察十天才脫離危險期。清醒後發現頭髮被剃光,腦部又被鑿開一個洞插上引流管,她看著鏡中自己的可怕模樣不禁嚎啕大哭。醫師只好等她心情平復,才進行手術和復健。「生病後很氣餒、很負面,畫畫成為情緒出口。」陳寧悅說,因語言治療師的鼓勵而重新拿起畫筆,期間一度因複視問題無法精細描繪;還好每位被她抓來當模特兒的治療師或朋友,都很喜歡她的人像畫作,讓她重燃熱情。陳寧悅的父親陳俊忠是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教授,當年陪女兒抗病,檢查發現腦膜瘤,比她早一步開刀成為病人。「只要努力畫,我就想辦法幫妳開畫展。」陳寧悅受到父親的鼓舞,她用一年將自己生病經歷全畫下來,父親也在二○一二年為女兒舉辦「讓我再愛一次」個展,還邀請她的偶像、繪本畫家幾米到場打氣。陳寧悅的畫風可愛溫暖、文字精煉成熟,被友人稱為「小幾米」。有出版社邀陳寧悅合作,還有許多學校機關也邀請她演講,分享罹病心路歷程及繪本創作技巧。其實陳寧悅許多畫作中,都有交往十年男友徐子喬的身影。她透露被剃光頭時,男友為鼓勵她也跟著剃了大光頭,還帶著吉他進病房唱歌給她聽,兩人明年將步上紅毯。◎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5-03-07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民眾過去一年沒有透過醫療人員處方,就自行服用的藥物以感冒藥最多,其次就是止痛藥;但根據學者針對國內高中職學生的調查發現,五成以上學生不知道成年人每天使用止痛藥不可以超過4000毫克,三成學生不曉得解熱止痛藥會產生肝毒性。這份由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副教授張鳳琴,以及開南大學養生與健康行銷學系與醫策會合作的研究,以網路問卷調查國內33所學校約2910名學生,結果發現多數青少年缺乏正確使用止痛藥和服用過量所產生的副作用知識。而學生的教育程度與建立正確用藥觀念有關,研究發現學生年級愈高,正確使用止痛藥行為表現愈好。研究也發現多數學生雖然有正確使用止痛藥的態度與行為,但對於止痛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答對率較低。建議學校教師加強學生正確用藥教學與當地藥師合作,協助增強正確使用止痛藥知識的了解程度。國泰醫院麻醉科主任汪志雄表示,類似坊間販售的普拿疼止痛藥,成人一天只要吃超過8顆就會造成肝臟衰竭,這類止痛藥對胃的傷害不大,反而會影響肝臟;他說,這類藥物安全,但只能止小痛,真正的疼痛還是要就醫檢查。
2015-03-02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普拿疼、阿斯匹靈是國人常見用藥,但最新調查發現,五成以上高中生不知道每天使用普拿疼的劑量上限,約三成學生不曉得該類止痛藥可能產生肝毒性。此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台灣衛誌」,作者是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副教授張鳳琴。她說,台灣民眾一年花在止痛藥的金額高達四十億元,許多人以為到藥局買藥很安全,但沒有留意仿單或藥盒說明。例如感冒糖漿、止痛藥等可能含乙醯胺酚成分,過量服用會產生肝毒性,若與酒精一起服用,則會增加肝損傷風險。這項針對全國高中職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大多數高中生買止痛藥的主因是罹患感冒、頭痛、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經痛及牙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副主任陳必立表示,一顆普拿疼含五百毫克乙醯胺酚,所以一天的上限八顆,每次服用需間隔四至六小時,若是吃到第二至三顆疼痛仍無改善,表示該種止痛藥對疼痛無效,建議就醫檢查。開業藥師柯明道說,常見許多經痛的年輕女子,吃了止痛藥緩解,過一會兒肚子痛再吃,不知不覺就吃過量,短時間大量服用雖不傷胃但傷肝;也曾發生過年輕男子一天吃大量止痛藥,結果造成猛爆性肝炎。
2015-01-30 健康百科.一般內科
流感、腺病毒等疫情發燒,不少人因此發燒、喉痛、咳嗽、肌肉痠痛,台北慈濟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弘斌建議,喉痛難受,可含喉片,多喝冰水,甚至口含冰塊,以降低局部疼痛感。宏宜藥局藥師張文靜表示,如果只是小感冒、喉嚨痛,至醫院、診所就醫,對免疫力較差的老人、小孩來說,可能感染其他病毒,建議如果喉嚨痛到藥局購買消炎止痛喉片、薄荷等口味的喉糖、殺菌口腔噴液等,來舒緩喉嚨痛。開業藥師柯明道指出,由於喉嚨痛是感冒或病毒入侵上呼吸道的主要症狀,包括喉片、喉糖、喉錠、殺菌口腔噴液等舒緩喉痛的保健食品、指示用藥,這些都是西藥房的熱賣產品,銷量相當大。不少民眾以蜂蜜檸檬水等潤喉,緩解喉嚨痛,張文靜說,這類潤喉產品只能促使口水分泌,使口腔感到濕潤,減緩症狀,對於病毒及細菌引起的喉嚨痛並無治療作用。柯明道指出,有些人習慣以「普拿疼」等止痛藥來改善喉痛,不過,效果有限,因為這類止痛藥只能鎮痛止熱,並無法達到消炎療效,一般建議使用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以及具有殺病毒細菌效果的殺菌口腔噴液,來緩解喉痛不適。張文靜指出,市售的部分殺菌口腔噴液指示用藥含有PVP-I(普維酮碘)成份,且與耳鼻喉科所謂的「洗喉嚨」成分類似,可殺死口中大多數的細菌和病毒。研究發現,使用PVP-I(普維酮碘)的口腔噴液,可在60秒內可殺死病毒細菌,有效解決病毒細菌所感染的喉嚨痛,可避免惡化,預防傳染風險。喉嚨痛初期如先使用殺菌口腔噴液,可防止病毒或細菌在喉嚨繼續孳生,減緩病情。柯明道表示,若喉嚨痛適時使用殺菌口腔噴液,可避免惡化及家庭成員傳染。但如症狀持續惡化,應立即就診治療。
2015-01-15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亂吃止痛藥當心破壞腎功能、增加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機率。新光醫院外科部部長黃一勝表示表示,台灣一年約新增3500例泌尿道上皮細胞癌患者,洗腎病人發生泌尿道上皮癌機率是一般人30到40倍,呼籲勿亂服藥,出現無痛性血尿應該盡快就醫。一名76歲婦人過去為了緩解關節痛,長期每天吃止痛藥,卻導致腎功能受損,五年前開始洗腎,幾個月前發現尿道分泌物帶血,檢查竟是泌尿道上皮癌。黃一勝表示,若亂吃止痛藥或來路不明中草藥,未來洗腎機率比一般人高48倍。很多老人家腰痠背痛、關節痛不就醫,自己買止痛藥吃,很可能吃出問題。像這名婦人長期吃止痛藥,日前就醫後透過膀胱鏡、輸尿管鏡、電腦斷層等檢查,發現膀胱及左側輸尿管有腫瘤,切片診斷為泌尿道上皮癌。因考量患者年紀較大,傳統手術傷口較大,且洗腎病人沒有小便,術後點滴施打量較難控制,後來採用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根除手術,切除左腎、輸尿管及膀胱、卵巢和子宮共五個器官,腫瘤也順利切除,術後兩、三天病患已能進食,七天後出院。黃一勝說,亂吃止痛藥、來路不明中草藥,除了可能洗腎,還會造成泌尿道上皮細胞惡性化,發生部位包括膀胱、腎盂、輸尿管等,洗腎病人泌尿道上皮癌侵犯腎盂或輸尿管的機率比一般人高,臨床主要症狀是無痛性血尿,且通常會在洗腎四到六年後發生,民眾不能輕忽,有症狀要盡快就醫。
2015-01-12 癌症防治.其他癌症
40歲汪先生診斷罹患胸腺癌,兩年前開始接受癌症整合治療成效不錯,然而近期回診時提到有背痛的狀況,醫師安排全身骨骼掃瞄,發現他的骨盆與脊椎都有腫瘤轉移的黑影。轉移性骨腫瘤的侵襲速度很快,背痛迅速蔓延,導致汪先生只要一坐下,身體的重量壓迫到骨盆就會引發疼痛,不僅沒辦法久坐,甚至無法彎腰和走路,連彎腰綁鞋帶都得要旁人協助,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轉移性骨腫瘤」是骨骼系統受到來自其他器官的腫瘤細胞侵犯,進而發生的續發性腫瘤,它是癌症遠端轉移好發的前三名,在病人有症狀時,往往已伴隨劇烈疼痛甚或功能上的缺損。在疼痛控制中,癌症疼痛是最難解的一環。尤其轉移性骨腫瘤引起的劇烈疼痛,往往難以靠單一治療獲得迅速有效的紓解,影響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甚鉅。一般來說,緩解骨轉移疼痛的方式可分為治標及治本兩個面向。治標即是止痛,利用止痛藥物的搭配來減輕疼痛;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轉移本身,使用放射或化學治療來抵禦癌細胞對骨頭的侵襲。然而,透過放射治療和止痛藥物處理,汪先生的疼痛指數依然超過六分。隨著嗎啡類止痛藥物的劑量愈來愈高,醫療團隊經過評估、以及和汪先生多次討論下,汪先生決定參加「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於轉移性骨腫瘤的人體臨床試驗。在治療過程中,醫師用核磁共振影像標定骨腫瘤轉移的正確位置後,將超音波能量聚焦到引起疼痛的骨轉移區域,超音波聚焦造成60℃以上的高溫可以對腫瘤細胞和受侵犯的神經造成凝固性壞死,同時完成止痛(治標)與局部治療(治本)的目的。治療後,汪先生的疼痛指數降低到零分,目前已經回到工作崗位,生活品質也獲得大幅改善。超音波熱治療在歐美已被視為癌症疼痛治療的重要選項,台灣目前也展開「轉移性骨腫瘤熱治療」的第四期人體臨床試驗,期能利用迅速有效、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緩解癌症病人的痛苦,使他們早日恢復生活品質。
2015-01-03 健康百科.腦部.神經
一名52歲男性,平時身體十分硬朗,也沒有頭部外傷,卻突然出現嚴重頭痛,必須躺著,頭痛才會緩解,只要一起身就會繼續頭痛,連續兩周吃止痛藥都沒效,完全無法工作,經檢查才發現是低腦壓頭痛。收治該名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說,低腦壓頭痛的患者多半是在變換姿勢時會出現頭痛,像該名個案身體直立,站著或走路就會產生頭痛,躺平時、頭痛就可迅速得到緩解。很多人以為只有腦壓過高才會頭痛,但腦壓太低一樣也會造成頭痛,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禹利說,腦壓過低通常與腦脊髓液外漏有關,有些病人因脊椎麻醉或抽取腦脊髓液,而接受硬腦膜穿刺,在腦膜上造成一個傷口,雖然大部分民眾都會自行修復;但有病人癒合力較差,以致有腦脊髓液外漏以及腦壓降低現象。不過,低腦壓頭痛的盛行率不高,每約5萬人會有1人出現此疾病,換算台灣人口,每年約有400多位患者。王署君表示,目前低腦壓頭痛的治療也有不錯進展,北榮頭痛醫學團隊透過「重T2加權磁振造影脊髓攝影」,可更精確找出脊髓液的滲漏處,並用血液貼片將漏洞處補起來,治癒頭痛。
2015-01-03 健康百科.百病漫談
一位20歲女性,門診主述手指指甲疼痛已超過一年,一開始指甲床微微壓痛,後來不碰也痛,碰到或撞到甚至會劇痛,天氣變冷或泡到冷水就不舒服,也不敢摸冷的東西。最近數月甚至指甲變形。指甲疼痛讓她的求診過程很辛酸,吃止痛藥、打針、針灸、復健等,全部無效,甚至被醫師嘲笑,輕蔑趕出診療室。她輾轉求助手外科特別門診,才確診這是一種特殊腫瘤,稱為「脈絡球腫瘤或血管球腫瘤(glomus tumor)」。這是一種好發於年輕女性的指甲床良性腫瘤,透過手外科專科醫師的協助,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脈絡球腫瘤好發於指甲床下,生長過程緩慢,往往歷經數月至數年。典型症狀包括疼痛、壓痛及對冷熱等溫度變化敏感。由於脈絡球腫瘤本身即為神經及血管組織異常增生引起,前者造成疼痛感及壓痛感,後者使患者對溫度超級敏感。早期症狀輕微,服用消炎止痛藥可使疼痛減輕、溫度敏感性下降;到了腫瘤變大,甚至造成指甲變形,某些病人的指甲下方甚至可見黑藍色的陰影(見右圖),這時各種治療大多無效,必須藉由手術切除腫瘤。惡性脈絡球腫瘤很少見,99%以上都是良性的,必須與常發生於指甲區域的疾病,包括甲溝炎、膿瘍、黑色素細胞瘤,進行鑑別診斷,確診得靠臨床症狀判斷及核磁共振檢查。治療方法唯有手術切除,手術必須將指甲拿掉一半或全部,再把指甲床切開,在顯微鏡下手術,才能真正確認腫瘤,並且完全移除。如果沒有完全割除,腫瘤就會再長出來,所以一般必須由有經驗的手外科醫師執行手術。指甲床一般在重新長回3次後,就可完全恢復美觀,估計過程約6個月;回歸正常工作,只需3至4周左右。●手外科醫學會網址:http://handsurgery.com.tw/index.php
2015-01-03 健康百科.腦部.神經
一名47歲的女性,從高中開始偏頭痛,一直使用止痛藥、感冒糖漿來緩解疼痛,但止痛藥用量愈用愈多,甚至每天不吃止痛藥就會全身不適,頭痛也持續發作,還因此失眠,不僅嚴重影響生活,也因情緒低落而無法工作。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偏頭痛是全球第三常見的疾病,也是造成失能的第七項常見原因。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表示,國人頭痛主要有三大類,包含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低腦壓頭痛、雷擊性頭痛等,其中又以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最常見,國內約有1%的民眾因藥物成癮而頭痛。「造成偏頭痛的藥物不是管制藥品,而是市面上常見的乙醯胺酚等普拿疼類感冒藥物」,王署君說,不少民眾認為只有安非他命等管制藥品會有成癮性,但其實過度依賴感冒藥物、止痛藥,也會造成藥物成癮,成癮後一旦沒有用藥控制就會偏頭痛。所謂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有明確的定義,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禹利表示,患者若長期服用止痛藥、感冒藥的習慣,且每個月超過15天以上出現偏頭痛等症狀,只要使用藥物後症狀又可緩解,就算是慢性藥物成癮造成的偏頭痛。王署君臨床觀察,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的患者多是40歲以上民眾,且不乏是因過量飲用感冒糖漿成癮所致,市售小瓶裝60c.c.的感冒糖漿,一瓶應該分3到6次喝;但不少人未按照規定劑量飲用,往往一次就喝掉一瓶,門診曾遇過有患者每天喝8瓶感冒糖漿,卻因液體無法隨身登機,導致無法出國案例。吳禹利說,止痛藥、感冒藥成分中除了含有乙醯胺酚,也常有咖啡因,不少民眾喝完後會有精神振奮感覺,如果不喝就會精神不振、慵懶無力,甚至把腦袋昏沉的這種感覺當成頭痛,反而重複使用這些成藥,因而成癮。王署君指出,針對慢性每日頭痛合併藥物濫用,目前已有不錯的藥物治療,九成患者可戒除成癮;吳禹利也建議,對於感冒藥成癮的患者,應先調整生活作息,避免工時過長、熬夜等,並與醫師討論設立循序漸進的戒斷目標,才能永久脫離偏頭痛的困擾。
2014-12-28 新聞話題.老人照護
高雄一名80多歲阿嬤,大半年來老是全身痠痛,家人帶她從小診所看到大醫院,看了許多科別也做檢查,就是找不出病因,後來醫院追根究柢,發現原來阿嬤半年前喪偶,心情憂鬱才導致全身病痛!老阿嬤家人近1、2月帶她到處就醫,頭痛看腦神經科、膝蓋痛看骨科、腰痠背疼看內科,期間做過很多檢查,仍找不到問題,只好靠止痛藥緩解。後來阿嬤轉到義大醫院看家醫科老人整合醫學門診,醫師研判她有很嚴重的精神疾患,一追查,才知道阿嬤半年前喪偶,兒孫又不常陪在身邊,生活沒重心,心理的憂鬱才引起身體的不適。「老人本身滿脆弱,有很多非典型的症狀表現」義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黃繼賢說,老年人有很多功能性退化問題,會讓疾病更形複雜,他們不像年輕人,鬱悶時會直接說「心情不好」,反而出現痠痛等表徵,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阿嬤的家人告訴醫生,阿嬤喪偶後,他們也知道老人家心情不好,只是沒想到會對身體產生那麼大的影響。「老人憂鬱常被忽略」黃繼賢指出,很多傳統婦女,平常欠缺社交支持網絡,很容易出問題。當發現家中長輩鬱悶、倦怠時,最好先到醫療院所進行「憂鬱篩檢」或找老人醫學門診評估。醫院對這類老人憂鬱患者則應彙整各科治療,多管齊下。
2014-11-17 新聞話題.用藥停看聽
【聯合晚報╱諮詢專家:健安藥局藥師陳世傑】解熱鎮痛劑症狀:牙痛、頭痛、經痛、發燒、腰痠背痛,或因扭傷、撞傷、挫傷引起疼痛副作用:紅疹、噁心想吐、頭暈注意事項: 1.服用後如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藥物半衰期短,停藥一至兩天症狀會消失。2.三歲以下幼兒使用解熱鎮痛劑應請教醫師。專家的話:不少人自行購買止痛藥,或是在診所裡退燒用的「紅包」,就是解熱鎮痛劑;常用的有普拿疼、阿斯匹靈、依普疼等,作用包括抗發炎、退燒、止痛。人體會發燒,是因為體溫定位點提高,導致體溫上升,解熱藥物的退燒效果,主要是針對體溫定位點的異常,因此正常體溫的人因牙痛或腰痠背痛,吃了同樣的解熱鎮痛劑,並不會讓體溫下降。止痛藥主要是針對骨骼肌,對內臟、腸胃道的平滑肌無效,因此如果肚子痛或是癌症造成疼痛,服用解熱鎮痛劑完全沒有止痛效果。解熱鎮痛劑有很多種成分,例如牙痛、頭痛、發燒、經痛,比較適合的是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依普洛芬(Ibuprofen)、水楊酸 (Acetylsalicylic acid)等;如果是急性扭傷引起的紅腫熱痛,乙醯胺酚因為沒有消炎效果並不適合,建議用藥前先向合格藥師諮詢。另外要注意的是,解熱鎮痛劑是經由肝臟代謝,有些人覺得止痛藥吃一顆效果不好,自行增加劑量,這是很危險的行為,甚至可能會產生猛爆性肝炎,導致生命危險。【2014/09/27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