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2歲男性,平時身體十分硬朗,也沒有頭部外傷,卻突然出現嚴重頭痛,必須躺著,頭痛才會緩解,只要一起身就會繼續頭痛,連續兩周吃止痛藥都沒效,完全無法工作,經檢查才發現是低腦壓頭痛。
收治該名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說,低腦壓頭痛的患者多半是在變換姿勢時會出現頭痛,像該名個案身體直立,站著或走路就會產生頭痛,躺平時、頭痛就可迅速得到緩解。
很多人以為只有腦壓過高才會頭痛,但腦壓太低一樣也會造成頭痛,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吳禹利說,腦壓過低通常與腦脊髓液外漏有關,有些病人因脊椎麻醉或抽取腦脊髓液,而接受硬腦膜穿刺,在腦膜上造成一個傷口,雖然大部分民眾都會自行修復;但有病人癒合力較差,以致有腦脊髓液外漏以及腦壓降低現象。
不過,低腦壓頭痛的盛行率不高,每約5萬人會有1人出現此疾病,換算台灣人口,每年約有400多位患者。王署君表示,目前低腦壓頭痛的治療也有不錯進展,北榮頭痛醫學團隊透過「重T2加權磁振造影脊髓攝影」,可更精確找出脊髓液的滲漏處,並用血液貼片將漏洞處補起來,治癒頭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