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
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 腦出血死亡率6成急救是關鍵 腦中風不但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更是國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達1萬2176人,平均每43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至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已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 陳龍說明,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認識相關症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是搶救中風患者生命的重要關鍵。 手腳無力誤以為工作疲勞 腦中風急救需要及時取栓 台灣有8成的中風為「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症狀發生後經評估,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國人對於中風徵兆「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的警覺性仍有不足。或是在中風發生後,誤信民俗偏方導致嚴重後遺症。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常遇到民眾在中風徵兆發生時未計及察覺,誤以為是工作疲勞導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也有民眾在中風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錯失了緊急處置的黃金時間。提醒民眾不可誤信民俗療法,自行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都是錯誤迷思。 預防腦中風四大生活原則 三高病人謹記定時服藥 一名67歲張姓女子,本身有慢性病史,近期因疫情未定時回診,一日忽然發生眼睛上吊並出現無意識症狀,但約10分鐘就恢復,隔天又發生頭暈、不舒適,5分鐘後就癱軟昏迷,幸好通知救護車10分鐘內送抵雙和醫院急救,順利挽回生命。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指出,雙和醫院整合鄰近醫療機構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起基隆、東抵宜蘭、南至桃園地區內的北台灣250萬人口,都可即時接受取栓救護。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杜永光表示,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尊守「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的四大生活原則,而有三高的病人務必定時服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的威脅。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