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1 名人在線.蘇上豪
蘇上豪/木乃伊蜜糖
根據歷史的記載,殷商的甲骨文能夠重見天日,應該歸功於清朝末年的官員,也是金石學家王懿榮,而其發現過程雖然眾說紛紜,但有一個說法卻十分有趣,而且和中藥有關。原來中藥有一劑「龍骨」的處方,可以治療咳逆、瀉痢和便血。而這種「龍骨」,其實是指遠古動物的骨骸,而後來因為「龍骨」的數量下滑,因此用新發現的「甲骨」取代—河南的安陽還有人甚至世代以此為業。據說在清光緒二十五年,王懿榮染疾服藥,偶然在中藥裡的「龍骨」上發現古文字,最後他認定上面的文字,是比俗稱「籀文」的「大篆」更久遠,所以才開始重金收買。讀到這段歷史,大家對文化的傳承可能比較有感,可是身為醫師的我,卻對「龍骨入藥」比較有興趣。因為這種可以與「化石」相比擬的物件,能變身為治病的良方,讓人可以體會先民之膽量,證明了古代效法神農氏的醫師與病人應該不在少數。你可能會覺得中醫博大精深,也可能會認為中醫的處方過於野蠻,但我認為「龍骨」只是小事一椿,如果和西方在中古世紀以來,一直流行到十八世紀的一帖治百病處方—「木乃伊」相比,相信你會不由自主從頭皮發麻、瞬間傳到腳底。先讓我們來看看十一世紀阿拉伯世界的名醫阿維森納(Avicenna)的處方。他認為木乃伊是治療膿瘍,骨折、癱瘓和心肺病,還有毒藥的解毒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通常木乃伊不是單獨使用,,而且被磨成粉之後,混在藥草、酒、牛奶或油裡面使用。阿維森納用「mumia」這個字,來代替「藥用」的木乃伊,而這個字最後轉變成英文字裡的「mummy」,成為今日大家耳熟能詳的「木乃伊」的字源。但其實這個字起源於波斯,原本指的是單純的蠟,後來改成代表來自「mummy」山的瀝青,因而此字才傳到阿拉伯世界。為什麼木乃伊會成為阿伯世界入藥的一種處方?根據歷史學者Dawson所整理的資料顯示,大抵和希臘羅馬時代有關。原來,他們長期看到埃及人以瀝青做為木乃伊防腐的重要成份,所以許多人開始研究它的效用,並且試著將它做為治療疾病的藥方。古羅馬帝國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就在他所著的「自然史」裡,記錄了許多有「瀝青」的處方。例如,它可以用來治療白內障及各種眼睛的發炎,此外,對皮膚的感染與痛風也有療效;若瀝青和酒混合,它便是咳嗽與氣喘的特效藥,當然在治療痢疾亦有意想不到的功用;如果瀝青配上醋,它可以去除瘀血,治療風濕和腰痛;當然更不能忘了,瀝青和麵粉的組合,可以止血與促進傷口癒合。這些誇大瀝青功效的處方,當然最後也傳到阿拉伯世界。Dawson指出,不知是對於瀝青的尊敬或是無知,最後連使用瀝青防腐的木乃伊,竟悄悄成為另一種具有療效的藥品,之後更載入醫典,帶動了阿拉伯世界之後的幾個世紀,甚至傳到了歐洲大陸,將它當成「萬靈丹」—最後,當然也有「供貨吃緊」的時侯。在十六世紀的時候有位納瓦拉(Navarre,相當於今日西班牙北部)王國的醫師蓋伊德拉方丹(Guy de la Fontaine),造訪了埃及亞歷山卓港,想直接找到供應木乃伊的商人。結果在這次的拜訪中,他竟然發現,由於挖掘出的木乃伊不敷歐洲醫療上的需求,所以有些無名屍或罪犯的屍體,被當地腦筋動得快的業者,以高超的手法,仿造成了「古埃及製」的木乃伊。蓋伊德拉方丹醫師的發現並沒造成很大的波瀾,當時仍有很多的名醫,還是發展了引誘病患掏錢出來買的神奇藥方:諸如「Balsam of Mummy(木乃伊香膏)」,「Treacle of mummy(木乃伊糖蜜)」,一些讓後世我們,聽起來毛骨悚然的玩意兒!不要怪我把甲骨文和木乃伊湊到一塊寫成文章,因為在我看來,兩者被「入藥」的精神是一樣的—不管是出於「無知」或者是「敬畏」,把遠古時代的「遺物」,莫名其妙當成是治病的處方,這點中外皆然,畢竟翻開歷史,大家「嘗試錯誤」的過程,可都是「殊途同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