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焦點.長期照護
健口操、咽喉按摩、軟爛食材 助吞嚥困難長者移除鼻胃管
衛福部統計,112年全國鼻胃管插管約21萬人,高達64%為65歲以上長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吞嚥團隊召集人李雅玲說,長者吞嚥困難主因為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所致,如肌少症、中風等,須經長期訓練才能脫離鼻胃管,對長照等照顧機構的鼻胃管住民是一大挑戰。「鼻胃管」是一條由鼻孔進入,經過咽喉進到胃部的透明塑膠管,一般用於吞嚥困難時,為患者提供食物、飲水或藥物,但長期放置管路,口腔、喉嚨會不舒服,口腔清潔受限,無法享受吃東西的感受,且伴隨外觀管路的不自信,胃酸也隨著管路逆流,引起食道潰瘍等。李雅玲說,團隊訓練患者脫離鼻胃管須透過健口操、按摩,增加咀嚼肌力,並搭配患者適合入口的食材,吃飯時的擺位等,家屬及照服員須很有耐心,但照顧機構鼻胃管住民多,照服員恐無法一一餵食,而留置鼻胃管的植物人又要移除管路轉至安寧照顧等,都會是一大挑戰。111年6月起,健保署針對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病人,醫療團隊成功移除鼻胃管,恢復經口進食,每人次獎勵3000點,每年約1.3萬名病人受惠。李雅玲說,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下的病人最容易移除,一年以上就十分困難,健保給付條件較嚴苛,造成執行率偏低。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審查衛福部健保、長照等基金。立委劉建國說,國內護理之家、長照機構、老福機構中放置鼻胃管住民占比,僅護理之家放置鼻胃管住民占5成,老福機構則約2至3成,長照機構沒有統計。「放置鼻胃管是重症、末期病人,最痛苦、最不願意的醫療處置。」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放置鼻胃管有3大因素,一是患者口腔發炎吃不下,其次是未選擇合適食物,三是方便照顧者餵食,但如果口腔經妥善治療、選擇合適食物,搭配餵食,其實不需鼻胃管。「每位末期病人都掛著長長的鼻子,這是衛福部不能容忍的」,衛福部一定會擬定移除計畫,確保長者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