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0 名人在線.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娘(隔壁張太)/檳榔攤賣的不是檳榔,是感情
這個周末,世界抗頭頸癌日座談會即將展開,這次的主題是「面對台灣的口腔癌,該做些什麼?」,畢竟是醫學為主導的座談會,討論的主題大多是以醫療的觀點切入。例如如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如何提升,與現行的長照該如何配合等等。這些話題當然很重要,也很實用,非常值得各位去聽。但是防治口腔癌,除了進行健康篩檢、治療、衛教宣導、禁菸、禁酒、禁檳榔以外,很早以前就有前輩提出應該從供給端著手的觀點。口腔癌的致病成因,主要是口腔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反覆受傷引起的。國外的統計大多與菸酒相關。而台灣地區曾經於1995年由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教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檳榔是最顯著的危險因子。與歐美或日本比較起來,這樣的結論也相當適用於有嚼食檳榔文化的地區,例如東南亞、印度等。所以比起倡導戒菸戒酒,我們可以這麼說,減少檳榔的使用是台灣地區防治口腔癌的最重要工作。但大部分的衛生醫療單位,著重的還是在如何提升口腔癌篩檢,早期檢出早期治療,或是對於嚴重病患的治療後生活品質維持。而關於種植檳榔的研究大多也是偏向討論水土保持(至少新聞媒體的報導是傾向這樣的方向),關於種植-販售-購買使用這樣過程的研究探討,在主流媒體並不太受到重視。當年我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的社區醫學訓練時,被師長派至新港做社區健康營造課程的試run。當時作業要我們找一個健康議題進行簡單的探索研究,我選擇了檳榔。畢竟不是真的像研究生那樣做研究,時間也只有一個月而已,無法蹲點進行田野調查。我所謂的研究也不過就是跟著陳啟煌醫師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助理,跑去搭訕鎮上的檳榔攤,請他們讓我體驗賣檳榔幾天而已。那是一個很純樸的小鎮、很純樸的檳榔攤(攤主是一位大概五、六十歲左右的歐巴桑),我衣服也穿得很厚(時值冬季)。在檳榔攤的時光,除了阿桑帶著我認識各種檳榔,試吃檳榔以外,就是跟阿桑還有上門的客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因為他們都知道我是陳啟煌醫師那裏來的「來自台大的醫師」,再加上那是一個開在城鎮裡面樸實的檳榔攤,我所看到的光景與林立青撰寫的《做工的人》書中「虧檳榔」所描述的場景大相逕庭。大家都又好奇又親切的來探問,也有一些阿伯們上門來替自己的兒子提親(攤主阿桑當時得意死了),一派鄉土小鎮溫馨的場景。不論是我這樣膚淺的經驗,又或是林立青深沉刻劃的經歷,都讓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如果我把檳榔從這樣一個鄉村城鎮抽走,還會留下什麼?小小一顆檳榔,它本身帶來的不僅僅是酸澀又灼熱的口感,還肩負著某些人賴以維生的責任,某些人際關係的維持。這些因素錯縱複雜又彼此緊緊相依,要單純把「檳榔」抽走,會發現檳榔果實下面連著如同榕樹根一般交纏緊咬所依附著的土地的無形根,讓你抽也抽不走。曾經,我家某位長輩,治療了海線一位宮主的弟弟口腔癌。當時宮主為了感謝他而在宴請時豪邁的說,「為了謝謝你照顧我弟弟,你想要什麼盡管跟我開口沒有關係!」長輩想了想說,「錢啊,我也花不了那麼多,而且我自己當醫師賺的也夠自己花了;我在我的專業領域也算有名了,但是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希望能夠讓大家不吃檳榔,減少口腔癌的病人。不如這樣好了,您是個在台灣相當有名氣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您幫我拍一支公益的廣告,像戒菸那樣,呼籲大家不要吃檳榔,如何?」宮主聽了只能苦笑以答,「這事真的超過我能力範圍了!」當然公益廣告也不了了之。聽聞這個故事以後,我更加了解,醫師這個行業本身,有著難以貼近這群人的先天障礙。因為不論是醫界或公衛人士,在他們眼中,我們誰不是「有讀書的人」呢?要深入了解檳榔這個產業,從農家經濟、檳榔攤經濟與社會文化(原住民文化與檳榔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不過其實大宗的口腔癌還是非原住民居多啊),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於身處檳榔文化中心的人們的真實生活揭露,而不僅侷限於發病者的經驗談,才能讓我一窺這同溫層以外的世界。世界抗頭頸癌日座談會時間:2017年07月22日(六) 14:00-17:00地點:新板特區新光金控大樓17樓(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41號17樓)https://www.facebook.com/tocpta.tw/http://www.crm.org.tw/13_active_info.aspx?NewID=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