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顯祐/台北報導】
成淵高中田徑隊教練潘瑞根表示,赤腳跑步因為抓地力的因素,與跑道或路面磨擦容易造成腳底磨破,「赤腳走路還不錯,赤腳跑步太折磨腳了。」
潘瑞根以訓練長跑選手著名,他說,以前是有赤足好手,長跑成績也不差,但不管是在一般柏油路或是田徑場的PU跑道,赤足跑步都要顧慮到腳與地面接觸產生的影響,而且如果是在中午高溫情況下,赤足更容易燙傷起水泡,對腳傷害力不小。
潘瑞根說,以教練的立場,不管是專業選手或是熱愛跑步的一般民眾,「我都不鼓勵赤足跑步,鞋子還是有保護腳的作用,況且路面障礙物不少,傷了腳反而麻煩。」
中華田徑協會副祕書長劉富福表示,以前是有選手因家境關係,買不起鞋子,才用赤足跑步,但最近已見不到赤足跑者,而且成功的長跑是否都是赤腳跑步,以國內外知名好手來看,並不完全如此。
至於穿上運動鞋的選手是足跟先著地的說法,潘瑞根說,長跑選手確實如此,只是腳跟著地的時間很短,腳跟接觸地後,迅速滑向腳尖,一般人不注意,都只看到前足在跑步。
【2010/05/15 聯合報】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