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節錄自《健康人生,從腳開始》/作者朱家宏/天下雜誌出版】
幾年前研究所畢業口試時,我的碩士論文是「影響自費醫療項目願付程度之因素」這種看起來好像很功利的題目。我記得有位口試委員以一種很不屑的口吻惡狠狠的問我「我知道的醫生只有三種,一種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一種是除了自己的利益還只講究自己病人的利益,第三種則是除了自己和病人的利益,會顧及整個社會利益的。你是哪一種?」我還在猜他是不是覺得全部或者大多數醫師都是混蛋,而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時候,我的指導教授大概深怕我會被當掉還要繼續指導我,趕快出聲「我知道朱家宏一定是第三種,你放心好了。」我心想「除了自己的碩士論文以外,每次都和教授囉哩囉唆閒扯一些利國民生、醫療改革的事情,這時總算發揮效果了。」後來那天的口試還算是順利,總算委員們在輪番炮轟後放我一馬,讓我拿到了學位。當年我是有點納悶,這位醫療經濟學的教授為什麼會問我這個問題,但幾年後我逐漸明白了。
不可諱言,如今的健保制度提供了一個極端便利及自由的醫療環境,和先進國家比起來,我們可以最快看門診,最快排檢查,最快看專科醫師,最快安排住院手術,也最便宜,但也可能最快被診間請出來,在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手術的時候,你已經被決定下週二開刀,甚至於就是明天。在現有的健保制度下,外科醫師傾向趕快手術,才能趕快「感覺到自己在治療病人」並拿到酬勞,也就是第一種醫師。另外有些醫師則會考慮一下,雖然與自身利益衝突,但會建議患者也可考慮保守治療的可能性及手術的可能併發症及後遺症,但只要健保有給付的檢查及治療,就會儘量給患者用,只要我的病人高興就好了,這是第二種醫師。第三種醫師就是除了會和患者解釋手術的風險及所有治療的可能性以外,還會阻止患者去做一些沒有明顯效益的檢查及治療,有時候會為了不開檢查單而和患者爭的臉紅脖子粗,長篇大論的和患者解釋健保費率及檢查治療的昂貴及其適應症的狹窄。這些顧及整個社會醫療資源的成本卻自我毀滅的行為(沒手術沒檢查沒有錢)花費了醫師診間寶貴的時間,但有時候就只換來患者的不諒解,拋下一句「我也是有交健保費的!」(你廢話那麼多幹嘛)
套一句新聞人物的話「台灣真是一個理盲又濫情的社會。」我期待在我小小的專業範疇內能夠扭轉此一趨勢,在個人的部落格裡為文推廣醫療保健知識並且不斷的解釋現代醫療的局限性及成本效益的觀念。這些文章集結起來,經過編輯及圖文潤飾就是本書,希望當年的教授也能真的覺得我就是第三種醫師,可以顧及患者及整個社會的需要。
個人從事足踝外科醫療工作歷經十餘載,深深覺得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都沒有那麼困難,畢竟累積多年的經驗及學識都可派上用場,但難的是和患者解釋醫療的不確定性及要求病人理解及合作,可謂是老話中所說的「做事容易做人難。」常常患者要的是仙丹,但我只能給的是合理的解釋、合理的治療及合理的後果推斷,複雜的腳痛從來都沒有容易的答案。在本書中除了足踝的醫療保健知識之外,我也夾帶敍述醫療問題後面的社會經濟背景,期待讀者多一點興趣而不只把本書當做腳踝疾病的工具書而已。
健康人生,從腳開始,期待本書也能增進醫病溝通並促進大眾預防足踝疾病,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有無病無痛快樂的雙腳。
眼鏡小醫的由來:
某位實習醫師到醫學中心實習的第一個月,為一位榮民杯杯(伯伯)打留置性點滴,由於杯杯的靜脈很脆很難打,技術又不熟練,在打了五次沒上之後,杯杯終於按了叫人鈴,對著麥克風向護理站大叫「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要害我啊!」這個實習醫師只好趕快飛也似的逃離病房,拜託謢理站的護士大姐來救命。幾天後,這個小醫師收到一紙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帶一張杯杯字體工整的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等等。」對了,我就是「某眼鏡小醫」,為了紀念我第一次理解醫療的不確定性及尊敬那位被我練習了五次的杯杯,多年後我的部落格就叫做「眼鏡小醫の腳丫故事館」,小醫如我也會永遠記得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都要謙卑和努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