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莉/測血糖卻扎不到血? 給新手糖友的6個撇步
「為什麼不能用了?扎了好幾次都沒有血,很奇怪?怎麼才買沒多就壞了!」篤喃伯一面抱怨一面把採血針交給我,「林老師妳看沒有扎到的感覺,採血筆已經轉到最深的5號了,是不是壞了?才買幾個月而已!」
我一看,媽媽咪呀!針尖呈倒鉤狀,心想這是新的款式嗎?再拿近眼前仔細研究一番,赫然發現針頭上面佈滿許多深淺不一的斑紋,說不上來的什麼顏色,淺咖啡?深褐色?黃銅色?鏽色?還是......乾掉的血跡?
特意拿到燈光最亮處再次確認眼前的狀況,我倒吸了一口氣,生鏽?這.....不可能吧!我驚嚇又訝異地望向篤喃伯,皺著眉頭且有種不知如何開口的,指著手上這支令人滿腹疑問的採血針問篤喃伯:「這(採血針)多久換一次呢?」
「阿哆~沒有跟我說要換,別人送我的時候就一直這樣啊!」篤喃伯露出像做錯事小孩的無辜表情。
忍著不笑出來,我用嘴角上揚的微笑表情對他說:「原來就是這支針害的,你看就是因為它(採血針)越用越鈍,害我們越扎要轉越深,轉到最深還讓你扎不到血!」我一邊示範,一邊再次說明採血針的正確裝置方式。
練習完也裝好新採血針的篤喃伯開心地說著:「原來架哩簡單喲!以後知道每次驗完都要換(採血針)啦!」他拿起裝好針頭的採血筆就往手上一按,「吼,奈ㄟ架疼,原來最深這麼痛呀,哈哈哈!」篤喃伯咒罵一聲後大笑。
此時我終於可以不用憋住,跟著笑開了:「阿伯,現在可以轉到平常的深度就好了喔!」
【篤喃伯成功採血經驗記】
篤喃伯所遭遇到的狀況是許多新手糖友可能都有經驗,以下分享給大家幾個成功扎血撇步,讓大家能夠輕鬆扎血又減少疼痛:
1.甩手:手指朝下甩動手腕,利用離心力讓血液集中到手指端。
2.溫水洗手:提升末梢血液循環,可以暫時增加指尖血流量。
3.手指根往指尖按摩:讓血液集中到手指端,暫時增加指尖血流量。
4.挑選合宜採血筆深度:各家採血筆深度標示各有特色,例如數字、水滴狀、圓型、橫槓等,數字或標示圖案越大,代表深度越深、血量愈多,建議由中位數值開始,再依據個人狀況前後調整。
5.避免重複使用採血針:廚師備料的刀鋒越銳利,切割越省力,採血針越鋒利扎血不費力。
6.採血針與手指的有效距離:採血筆與指腹沒有壓力地穩穩相依,才是正確的有效採血距離。採血筆壓得太用力,會導致部分指腹突出,反而扎太深;採血筆與指腹有微小距離,則可能會因為沒接觸反而沒扎到指腹。

林靜莉
振興醫院門診糖尿病衛教師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
專長為糖尿病衛教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