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長在交通不便的鄉下,走路是日常生活中不得不的選擇。搬到城市後,搭車取代了雙腳;等考到機車與汽車駕照後,出門就是車輛代步,走路逐漸淡出了生活。
幾年前,在雜誌上看到一位作者談「走路」的好處,我深受啟發。於是我開始實踐「遠,搭車;近,走路」的交通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真的印證了每一項益處。
平日只要腳程可及的地方,我一定走路到達,雖然汗水淋漓,但換來的是身心舒暢。在交通網絡發達的台灣,我和外子總會選擇大眾運輸工具,這不僅能讓我們身心放鬆,也為地球盡了一份心力,到達目的地後,雙腿就是我們最可靠的交通工具。沒有停車的煩惱,能好整以暇地穿街走巷,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常在行走間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減少碳排放是我們為地球永續能盡的責任。環保是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做到:少用一次性用品、節省能源、隨手關燈關水、不浪費食物,善用大眾運輸工具,都是環保的一環。 在這些行動之外,我想用「走路」取代機車與汽車,這不僅能強健身心,更是對環境友善。
這小小的改變,卻能為環保永續注入強大的力量。一步一腳印,走出健康,也走出一條對地球更友善的道路。
💪更多健康推薦
‧64歲退休男擁1600萬「從不缺錢」三餐都叫外送最後得憂鬱症
‧50歲妻「看情色漫畫洩欲」卻不讓丈夫碰!她怒吐嫌對方噁心原因
‧衣服斷捨離標準除了「一年沒穿」以外 還有5徵兆暗示該放手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