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姐.come on/叫病人出院,你要負責嗎?
「你們要負責嗎?」病人的姊姊這麼說。
台灣是個平靜又祥和的國家---相較於敘利亞隨時隨地會有飛彈落下、美國不時有槍枝藏在某人的口袋裡、北韓定時有人在身旁監聽。
台灣是個平靜又祥和的地方。祥和到人們不覺得生活中的事情都存在著風險。每一件意料之外的事都一定要有個解釋,也一定要有人為其負責。
三十八歲的男子長年酗酒,多次進出醫院,不是胃出血就是肝昏迷,每一次被送進醫院,治療都會超過一個月,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難受的治療過程就停止對酒精的著迷。後來,他索性直接在醫院外的長椅上和朋友拼酒,幾乎不分晝夜也不分季節,只要看到他,他四周的地上都散落著酒瓶,整張臉也因為喝酒而脹紅,等到身體再度承受不了酒精的摧殘,男子就會再度被抬進醫院。
長期酗酒帶來的後遺症是末梢神經損傷,四肢末梢會有麻刺感,這已經是一種不可逆的身體症狀了。
已經數不清第幾次住院,也沒有計算的必要,男子再度因為吐血昏迷被送進加護病房,治療到一個段落轉回普通病房,當醫生和男子的姊姊討論準備出院返家的時候,她說:「我弟弟說他手腳還是很麻,這樣可以出院嗎?」
「他這是長期酗酒導致的損害,已經沒有辦法恢復了。」
「是這樣嗎?那如果回家之後又怎麼了,誰要負責?你們要負責嗎?」她語帶威脅地這麼說。
身為台灣的醫療人員,有時候對於病人和家屬理所當然的想法會感到傻眼,彷彿每個月按時繳交健保費就像過年點光明燈一樣,定能保佑身體平安健康。
而可笑的是,當一個行為能力人決定執行某些存在風險的行為的時候,就勢必要承擔可能會發生的後果:吸食K它命的人有膀胱纖維化的風險、抽菸的人有肺氣腫或肺癌的風險、飆車的人有意外死亡的風險等,諸如此類的事並不像呼吸一樣非得做,而是由每個人自行決定是否要做的事。
既然是每個人自己決定要做的事,當代價產生,又要叫誰負責?要別人負責的理由只需要一個,但推卸責任的藉口卻很多。
為什麼不戒酒?因為忍不住。
為什麼不戒菸?因為不舒服。
為什麼要吸毒?因為拒絕不了。
為什麼要飆車?因為心情不好。
各種因為無法自制的行為而造成社會額外的負擔,那麼社會是不是也可以要求找出責任歸屬。
當要求別人負責的時候,可不可以想一想其實自己才是真正應該負責任的那一個。

咩姐.come on
由咩姐與牛皮共同經營的臉書專頁《咩姐.come on》,一個畫畫一個寫作,一個爛軟一個積極,一個粗線條一個少女心,一個讓你噴飯大笑一個一不小心就讓你淚留滿面,兩人個性迥異目標是一同攻佔你的心。
同類文章
咩姐.come on/你想像過,踏出了門卻再也回不了家的感覺?
咩姐.come on/關於生病這件事,從來沒有所謂的「才不會」
咩姐.come on/不和病人說病情 對他們才是最好的?
咩姐.come on/販賣希望的醫生
咩姐.come on/回家吧,病痛已經不再了
咩姐.come on/如果人生只剩下一張床…
咩姐.come on/童話故事的最後
咩姐.come on/你捨不得的,是自己心痛還是病人難過?
咩姐.come on/停止愛我,好嗎?
咩姐.come on/病房裡那一雙看不見的手
咩姐.come on/認真道別 讓死亡沒遺憾
咩姐.come on/我想逃開,逃離這個為陌生人肩負生命的地方....
咩姐.come on/我不知道怎麼和臨終的病人說未來
咩姐.come on/母子互相折磨一輩子,該怪誰?
咩姐.come on/你有什麼理由抱怨你的人生?
猜你喜歡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