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我的老家靠近台中港,雖然從小搬到台北,每年總會回台中掃墓。不記得哪一年,看到幾根煙囪高聳入天,且沒看到排煙,那時的我看著藍天白雲,覺得掃墓時焚燒金紙與草木的煙霧更為嗆人。
然而,近年多次到台中,尤其從市區往梧棲方向移動的下坡路段,那個一片白茫景況令我十分震驚,這種視覺衝擊遠大於過去新聞上看到高雄人提著水桶買水,因為水可以買,而霧霾卻是有錢也無處可躲。
雖然空氣汙染最直接的聯想是呼吸道疾病,但近代空汙成分更為多元,各種研究逐漸證明,空汙造成的影響已經超越單純的呼吸道疾病。空汙中的粒子會增加身體發炎狀況、氧化壓力,改變身體代謝作用,也會增加基因突變的風險。
整體而言,這些生理上的作用也增加高齡者走向衰弱的機會,因為慢性發炎是人體老化很重要的原因。而過去研究也發現,同樣的狀況對一般人與年長者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高齡者面對這些健康風險的承受力較差,也比較容易造成疾病的進展。所以,空汙加上快速的高齡化趨勢,具有顯著的加成效果。
政府的分析發現,空汙可分為境外、固定式與移動式三種來源,各占三分之一。冬天時,大陸高壓系統常將大陸的汙染源帶到台灣,地理上處於下游的我們只能指望東風吹起。不過,近來北京的空汙整治有成,希望未來這些境外空汙也能減少。
然而,本土製造的那三分之二就必須好好的設法解決,工業排放的標準與偵測應重新檢視,據說工業與電廠的排放都在政府規範範圍之內,但空氣品質變化有目共睹,或許應該重新全方位檢視。而人民的生活也該有所調整,從焚香與燃燒金紙乃至於汽機車更新,都必須為自己的呼吸權重新調整,別說自己製造的空汙很少,積少成多也是可觀的影響。
雖然政府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仍有爭議,然而,強化公共運輸本為降低空汙與碳排放的策略,希望這些建設能夠便捷人們的生活,而政府說明時或許也能計算所減少的空汙與碳排放,軌道建設經費某種角度也是降低空汙的投資,而非單純的考量盈虧。
過去看著北京的朋友戴N95口罩,從室內到車內安裝空氣濾清器,高檔養老住宅也以優良室內空氣品質做為賣點,笑了他們幾年,現在我卻笑不出來了。希望以後小孩所畫的天空仍是藍色,也別錯把霧霾當成了浪漫。
(作者陳亮恭為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