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約9800萬用戶的LINE,是台灣市占率最高的通訊軟體APP,但越來越多用戶正選擇「LINE斷捨離」。有些人因為訊息壓力而決定停用LINE,重新找回心靈自由與健康的社交距離。從一名日本34歲女性的一篇爆紅部落格談起,再延伸到其他選擇退出LINE的人們,反映了現代通訊方式的隱性壓力。
近日一名34歲的日本女網友在部落格分享一篇標題為「五年前就不用LINE了,現在真的輕鬆多了!」的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這位網友因為工作訊息入侵私人時間、被迫即時回覆已讀訊息、未讀壓力大等理由停用LINE,以下為她的全文:
我停用LINE的原因如下:因為太多工作上的聯絡都透過LINE,連晚上和假日的私人時間都被工作侵入,讓我精神上非常疲憊。
很多人都有「已讀了就該馬上回覆」的壓力,結果我幾乎一天都花在回訊息,根本無法好好休息。
和只見過一次面的人,也被半強迫交換私人聯絡方式,這種文化讓我感到不自在。
未讀訊息累積太多讓我覺得壓力很大,總是有「不回不行」的焦慮。
即使我自己也會不讀不回,卻又擔心自己的訊息是不是讓對方不高興,在等回覆的過程中心力交瘁。
我本來就不太適應這種即時通訊式的聊天方式。
我反而比較喜歡像Email那樣,有時間差、有距離感的溝通方式。
本來就很奇怪,為什麼我們要從早到晚、全天候都「免費」保持聯絡?這樣當然會造成人際糾紛。
我覺得,像以前那種寫信傳達情感的方式,其實比較剛好。
所以,趁著疫情爆發的那段時間,我乾脆把LINE帳號刪掉,不再和任何人聯絡,結果發現真的精神變得超級輕鬆。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我「有問題」,但說真的,我幾乎沒什麼人際關係的煩惱了。
我只會說:「我沒有用LINE喔,但可以簡訊(SMS)或Email。」
這樣一來,因為SMS是要付費的,Email又需要花時間,沒有人會為了無聊的話題特地聯絡我。←這點超重要!
唯一的缺點是,有些店家會要求加入LINE帳號才能拿到優惠折扣。
總之,我會覺得「過去十年為了LINE而精神內耗」真的很不值得。
想要停用LINE的人,真的可以嘗試看看。
「LINE關係」讓人疲憊不堪
根據日媒《ABEMA Prime》報導,40歲的ERI小姐表示,她是在去年3月停用LINE,當時雖然LINE裡有大約60位「朋友」,但幾乎沒什麼人在聯絡,因此乾脆一刀兩斷。她說不用再為沒那麼重要的人費心,反而能真正重視重要且珍貴的朋友。
現代社會雖然提倡擁有多元連結與網絡關係,但也有聲音指出,一個人能夠維繫的「良好人際關係」數量其實有限。ABEMA Prime便探討了「不再用LINE的人」與「熱衷SNS連結的人」兩種極端狀況下的網路人際關係。
LINE訊息的「疲勞轟炸」與精神耗損
31歲的ワールドひでお先生表示,他是在五年前刪除LINE帳號,之後整個人際關係都變了。他說,導火線就是「覺得跟人保持聯繫好麻煩」,主要理由包括:「已讀不回/未讀未回」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壓力、訊息通知讓人無法集中精神、無聊對話不知何時結束、工作訊息太多,根本沒時間確認等。
他回憶當時在幼兒園工作,很自律,每天只睡4小時,早上還要跑步、重訓、讀書。放學後還會陪孩子們到公園玩,但過度自我壓迫導致精神崩潰,最後辭職回家休養。
辭職後,他依然收到大量保母邀約,但因為太認真、太難拒絕,他決定切斷所有聯絡方式。他自嘲以前「正面陽光的我」已經消失了,現在會獨自在森林裡散步一兩個小時,會有種現在真的是一個人的感覺,也因此覺得世俗的事情跟自己無關了。
目前他不再參加朋友或興趣社團,但他說:「X(原Twitter)或IG救了我。尤其是YouTube,我可以當個KOL。有時有人會到我家拜訪,但因為他們了解我的想法與生活方式,彼此可以順利溝通,我只在乎真正愛我的人數量。」
社群媒體也能建立真摯連結
27歲的まゆこ小姐表示,自己正在經營一個女性同世代社群,透過SNS建立友誼。
她說五年前搬來東京,想要結交一些除了工作和舊友之外的新朋友。另外,我也看到有偶像迷會和同好一起活動,覺得這樣也很有趣。
她的交友方式是先在SNS上關注感興趣的人,留言互動,然後用私訊約見面。有時也會看到「#募集朋友」的貼文,主動私訊對方。
她回憶一開始是因為疫情期間缺乏現實接觸,四、五年後才透過SNS慢慢拓展人脈。當彼此透過社群了解興趣和價值觀後再約見面,通常比較不會有落差。「像是電影、書籍這種共通語言很多,即便是第一次見面,也很容易聊得開。」
她表示:「通常會先在SNS私訊聊天,等幾次見面後就會互換LINE,之後就像一般朋友一樣相處。」
人與人之間需要舒服的社交距離
日本前數位副大臣、小林史明眾議員指出:「LINE斷捨離」和「透過SNS建立社群」這兩件事雖然不同,但人類的心理健康的確需要幾個讓人覺得自在的歸屬社群。
有趣的是,上文的ワールドひでお先生在今年2月又重新開始使用LINE了。他說:「我想試著看看用LINE會不會讓自己的可能性更寬廣。開始使用交友App後,很多人會要求加個LINE,所以我就當成是一種工具,不再特別排斥了,像Instagram、X、Gmail一樣看待。」
‧擁6千萬模範夫妻退休搬進高級大樓 親戚上門揭穿假象:錢不代表一切
‧健康退休師夫妻65歲就入住養老院 不擔心9萬高月費直呼「太幸福」
‧吃藍莓防失智!藍莓一買回家就洗易發霉 專家教正確處理延長保鮮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