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愷(化名)身形瘦弱,自認相貌平平,加上學業成績不佳,總覺得同儕看不起他,一輩子交不到女朋友,甚至悲觀認為自己就是個無法擁有幸福的人。憂鬱沮喪的他求助諮商心理師,心理師問,「你認為要變成什麼樣才會吸引女生?」「可能要像劉德華一樣帥,像藍波一樣壯吧。」
其實,小愷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搖身一變成為電影明星,但他聽從心理師的建議,慢慢調整與人的互動。他開始練習跟人說話時看著別人的眼睛,完整表達、耐心傾聽與回饋,也開始嘗試練習跟姊姊輩、阿姨輩的女性說話,再慢慢降低年齡層;一段時間下來,他發現自己跟女性朋友說話不再發抖,而且漸漸被誇讚「你很好聊」、「你很貼心」、「你應該很顧家吧」。
後來,小愷沒有變成劉德華,也沒有變成藍波,不過他滿足地以「新好男人」自居,也因體貼特質順利交到女友。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說,哈佛大學曾追蹤700多位學生長達70年,探討人們感到幸福的元素,結果發現最幸福的人不是擁有最多財富的人,而是人際關係較好的人。
這是因為,人們每天在家、在外工作或活動都需要與他人接觸,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才有助建立自我認同、推動自我發展,在遇到困難或徬徨無助時也有充分的人際支持網絡,因此更能感到幸福。
李玉嬋說,要培養好的人際關係,得先釋出善意、建立友善的氛圍,具體作法包括主動對人點頭微笑、抱抱親人、用心傾聽他人、日行一善幫助別人,即便是替人按個電梯都能提升和諧氣氛,漸漸就能讓周遭人跟自己有更多交集。
迎向幸福,李玉嬋提倡「BMI幸福養心秘笈」,第一個「B」正是友善親密(Be-friend),「M」是情緒正念(Mindfulness),「I」則是擁有自我認同(Identity)。
正念不是正向思考,而是指保持平靜,覺察、接納當下的念頭與情緒,如此能讓自己不過份耽溺情緒,同時能為生命帶來更多選擇性。另外,經常感恩、適度運動,也都是有助平穩情緒的好習慣。
自我認同也是感受幸福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我」是所有關係的基礎。可想想自己的長處與熱情的所在,為自己建立短程目標、中程目標與長程目標,並且逐步踏實,就能從達成目標的成就中漸漸肯定自己的價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