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心理學解密

不推崇林志玲的高情商 他鼓勵大家做個冷淡的人

林志玲閃婚。圖/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提供
林志玲閃婚。圖/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提供

提到高情商,第一下想到的就是那些溫柔善良,總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人。

說起娛樂圈中高情商的人選,很多人都中意林志玲。

但蔡康永不這麼認為,他覺得林志玲太累了。

林志玲屬於傳統定義中情商最高的一種,永遠在微笑,永遠好脾氣。

在蔡康永眼裡,如果林志玲再多分給自己一點心力,那才是他心目中的高情商。

1.別壓抑自身,做個冷淡的人挺好

之所以說林志玲太委屈自已,是蔡康永認為,人一定會有大部分時候是冷淡的。

這才是正常的情緒起伏。

他反對一味熱情。

只有這樣,才能顯現出差異,找出對哪些事情、哪些人有興趣。

所以,他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

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給綁住,會更吃力。

他舉了小時候的例子:

生活在典型的舊上海式家庭的蔡康永,父母好客,總不停應酬和招待來客。

為了彰顯對客人的熱情,餐桌上的父親總是將好吃的給客人,這對還是孩子的他很痛苦的。

雖然父親沒有刻意去教他,只是做給他看,但蔡康永承認,自身的養成裡面就有這個部分在:

也就是客人開心「我」就開心了。

這種養成最終變成了蔡康永的工作,主持人是一項很能隱藏自我的工作。

人們對高情商的定義五花八門。

到蔡康永這裡,和人們通常的看法相反,是希望能夠搞定自己。

他早前談過,我們的文化過度推崇容忍。

文人的房間裡掛著「難得糊塗」,網絡上好多人說「認真就輸了」,好多婆婆勸她們的媳婦,進了婚姻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最後每一個人都活成了一尊大佛。

於是搞不定,變成了一味的容忍、遷就。

過度之後,人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說到情商高的人,蔡康永提到了周杰倫。

無論是決定結婚、當爸爸、做音樂的同時拍電影……周杰倫都沒掩飾需求和慾望。

最終,這些目標都實現了,看到他情緒的人,也並不覺得被冒犯。

在蔡康永看來,這才是高情商的表現。

表達喜歡與不喜歡,做個適度冷淡的人,是很多人應該學會做的事。

2.過分熱情,收穫白眼和滿身戒備

農曆春節的時候,親戚朋友相互拜訪還是必備節目。

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個親戚或者朋友,從進門開始就開始忙活兒。

開門先「敬個大禮」拿拖鞋,坐下之後就把瓜子往外一拿,茶水壺裝滿開始咕嘟咕嘟的燒,客人手裡先塞個橘子,剛吃完再添個香蕉……

「沒事,客氣啥,就當自個家一樣。我再給你削個蘋果......」

這樣送到嘴邊的吃吃喝喝,看著主人忙裡忙外,客人反而會倍感壓力、坐立難安。

這還是和我們有一定親密關係的人。

陸劇《家有兒女》中鄰居,胖嬸自來熟的性格讓觀眾們一度煩得牙癢癢。

第一次見到劉星就把劉星往懷裡抱。

家裡的么兒小雨,也難逃第一次見面被尬抱的命運。

《家有兒女》劇照
《家有兒女》劇照

美國人類學家Edward T.Hall,在探討人的空間關係時提出人有四種空間距離:親密距離、私人距離、社交距離與公共距離。

胖嬸第一次見面就因過度熱情,侵入了劉星和小雨的親密距離。

所以難怪倆孩子反應一度尷尬。

在芬蘭漫畫家Karoliina Korhonen創作的漫畫中:

頭戴著芬蘭帽的圓球人馬蒂(Matti)十分生動地詮釋了,這種距離感在芬蘭人生活中的日常體現。

「精芬」一詞風迷大陸,指的是擁有社交恐懼、害羞內向的人,如同漫畫主角馬蒂一樣。圖擷自<a href=http://finnishnightmares.blogspot.com/ target="_blank" align="right">Finnish Nightmares</a>
「精芬」一詞風迷大陸,指的是擁有社交恐懼、害羞內向的人,如同漫畫主角馬蒂一樣。圖擷自Finnish Nightmares

這並不是不友好;

相反,他們為了照顧對方的感受,寧願選擇犧牲自身利益。

瑞士心理學家Edward Bullongh 又提出「心理距離」的概念。

即審美主體與對象間保持一定「心理距離」,形成一種若即若離,不即不離的狀態,以此獲得最好的美感。

電影《登堂入室》中,16歲少年克勞德將偷窺到的他人生活寫進作業。

他的文學老師吉爾曼也受好奇心驅使,縱容學生暗中介入他人生活的創作方式,還與妻子一同分享克勞德的作文。

直到克勞德將好奇的腳步踏入老師吉爾曼的家門,關係發生了變化。

吉爾曼不再是故事的讀者,而成為故事走向悲劇的重要一環。

最後妻子珍娜毅然離開了丈夫。

這並非因她對婚姻的種種不滿。

而是因她不期然得知,丈夫居然連她不能生育的事都說給克勞德聽,那種被人僭越了隱私的憤怒與羞恥。

《登堂入室》劇照
《登堂入室》劇照

正因為「人們總是有辦法進入別人的生活」,去維護一份界限感,選擇不去介入的「冷漠」,才是真正的慈悲與溫暖。

3.戴著「 面具 」好好活一次,你可以冷淡一點

熱情的人,大多是可愛而敏感的。

希望工作上能得到認可,渴望多一點點人脈關係,擔心身邊的朋友感到冷落......

生活的表演中,人的精力與能量有限,極度熱忱後出現的必然是極度的疲憊。

經濟學角度上看,當我們在一件事情上傾注熱情,我們付出的成本也就相應提高,對結果效用的期望值也越大。

有時,需求和供給不匹配,換來的只會是耗盡自身、推遠對方。

其實,世界上無非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

人的煩惱,往往把別人的事當「你」的事,替老天操心整個世界。

所以我們必須與生活保持距離,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生活綁架,活成別人鏡頭中的一件裝飾品。

史蒂芬·史匹柏,27歲因《大白鯊》成為炙手可熱的導演。

當時《時代》周刊用他做封面,做了一期對他的稱讚。

那本雜誌送到片場時候,他沒有把雜誌接過去。

製片人很驚訝:「整本都在講你,你怎麼不看一下?」

史匹柏說,「我現在如果相信他們對我的稱讚,我接下來就會相信他們對我的攻擊。」

史蒂芬史匹柏。(美聯社)
史蒂芬史匹柏。(美聯社)

這是一種霸氣,也是一種實力。

我們不僅要能做生活的主角,把控生活;

而且要能夠適時跳出來,用一個清醒的態度去做一個觀看者。

觀看自身與他人的關係、觀看整個世界。

在人生的戲台上,學做一個冷漠的人,並不是因為對他人漠不關心。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知道,親密無間容易翻船,涇渭分明又了無意趣;只有誠懇而不踰矩,尊重但不干涉,才是真正成熟的相處方式。

在這個意義上,做自己的演員不累的,演別人的劇本才累。

Source

噩夢 婚姻 香蕉 橘子 壓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