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潘懷宗
藥理學教授
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小麻煩、小意外,例如不小心吃壞肚子、打噴嚏流鼻水、消化不良、頭痛,甚或是一些輕微的皮肉傷,所以家家戶戶幾乎都會準備一個家庭醫藥救急箱,以備不時之需。當然,如果情況緊急或程度嚴重要趕快就醫治療,但若是一些可以簡單處理的小事情,就可利用家庭醫藥箱來自我健康照護,不用急著去醫院,也避免浪費時間和醫療資源。
救急的醫藥箱到底要準備哪些藥品呢?別忙,先把家裡所有的藥物和醫療用品都拿出來檢查一下,過期的(如發霉、結塊、變色、有異味的藥物,連OK蹦也有保存期限喔)、零散的(外包裝已丟掉,不知成分或保存期限)、不適用的(已有更好的新產品)、看不懂的(朋友送的外國藥)通通回收掉,很久以前醫院或診所的看診藥,沒吃完的也不必留,做一番徹底大掃除後,教大家如何建置一個全新且正確適當的家庭醫藥箱。
家庭醫藥救急箱的必備藥品,除了方便性外,還需具備安全性與實用性,例如一瓶優碘就兼具殺菌與保護傷口的功能,一份胃乳片即可有中和胃酸、緩解胃部不適的效果;所有的外包裝盒都要保留,上面有說明、日期,及用法。這裡要提醒的是,內用(口服)藥、外用藥需分開存放,以免誤用。
1.感冒藥:單純性的發燒、咳嗽、鼻塞、流鼻水等,可按照症狀使用單一成分藥品緩解,多重症狀才需要使用綜合感冒藥,如果服用三天後症狀未曾緩解或加劇,要趕快求醫。
2.止痛藥:解熱鎮痛劑成分中,較常見有阿斯匹靈和乙醯胺酚,一般用來緩解頭痛、生理痛、牙痛、肌肉痠痛等症狀,服用一、兩次後未好轉,或有副作用發生,就應停藥就醫。坊間盛傳吃止痛藥五年後仍無法代謝是錯誤的,其實快則數小時,慢則一至兩天就會被完全代謝掉。1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自行服藥,請就醫。
3. 胃腸藥:雖然通稱胃腸藥,但胃藥與整腸藥是完全不同的。制酸劑(即一般所稱的胃藥)用來緩解胃酸過多;而整腸藥主要是幫助消化的酵素或益生菌之類。阿嬤說沒事吃點胃藥健胃整腸,是不必要的。另外,台灣人比較相信中醫,如果是衛福部核准含中藥的胃散,對於一般不適,也可緩解。
4.止瀉藥:準備減少腹瀉症狀的吸附型止瀉劑就夠了,該排還是要排,不需要強力止瀉,否則細菌在肚子裡更糟。
5.過敏藥:對食物過敏、皮膚過敏、鼻子過敏,甚至是蕁麻疹也有效的長效型抗組織胺。
1.外傷用藥:紅藥水、紫藥水、黃藥水、碘酒、雙氧水等已經少用,大部分都被優碘所取代;也可選擇三合一(刀傷、外傷、燙傷)的藥膏來塗抹。
2.止癢藥膏:不含類固醇類優先(現在有含局部麻醉劑的,效果超好),嚴重者則改用弱效型類固醇(請先諮詢藥師)。
3.眼藥水:最好別亂點,單純人工淚液則用單支裝,用完即丟,不含防腐劑者佳。
4.其他用品:生理食鹽水、酒精棉片、棉棒、紗布、繃帶、OK蹦、圓頭剪刀、溫度計等。
綜合上述,潘老師歸納幾項原則請大家特別注意,以防救急醫藥箱變成致命毒藥箱。
1.藥品請選擇小包裝,需對症用藥,並儘量避免綜合型。
2.不要將說明書或外包裝隨手丟棄。可用醒目的標籤,註明存放日期與有效日期。
3.避免讓陽光直曬藥品,也不要讓濕氣破壞藥性。
4.除非藥品另有指示,否則不宜冷藏或冷凍。
5.每年應定期對備用藥品進行檢查,並且及時更換。
更多醫藥箱資訊,請看以下影片:
更多健康資訊都在「健康NO.1官方頻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