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上豪/經典賽外... 職棒球員的痛怎解?
我喜歡看職業棒球,所以不難看到球員們被棒球擊中,臉部表情扭曲的痛苦樣子,有的甚至暫時失去意識。球員被擊中的部位往往立刻腫脹,這時會有防護員上場,除了檢查傷勢,大多立刻給受傷選手「冷凍噴劑」(Cold Spray),以降低該部位急性發炎的狀況,避免傷害擴大。經過上述處理後,球員們多半可以勉強著繼續比賽。
「局部快速降低溫度」是運動醫學這幾十年來重要的即時治療方式,因為運動員在從事高張力的動作時,不管是疲勞或受傷,降溫方法可以讓該部位加速恢復。我們才會看到投手在完投後,手臂被一大團冰塊包覆;更有甚者,例如英國的橄欖球員,在賽後會爭相浸泡在充滿冰塊的浴池裡,以便快速消除肌肉疲勞。
其實以「低溫」來降低身體發炎的情形,早在古埃及的莎草紙上就有相關敘述。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提到發炎時,便有利用冰塊來降低其反應的建議,尤其更強調冰塊對止痛的療效。
只是古代沒有製冰機或冷凍噴霧,所以「雪」便成為降溫的唯一物品。中世紀阿拉伯名醫西納(Ibn Sina)在所著醫典裡,有以下描述:「最強而有力的止痛劑是鴉片......而效用比較小的可以利用雪!」冬天唾手可得的雪,如果能在大熱天被利用,或許是神丹妙藥。
十二世紀的十字軍東征,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也就是俗稱的獅心王)在阿卡(Accra)包圍戰中,據說因為不堪烈日酷晒,奄奄一息地躺在帳棚裡。他的身體持續發燒,直覺要蒙主寵召了。這時他的對手─穆斯林的蘇丹薩拉丁(Saladin)先禮後兵地送他一些禮物,其中有從敘利亞山上來的冰塊及雪,以及鮮摘的梨子和桃子。
根據當時的紀錄,查理一世利用冰雪降溫、食用新鮮水果後,精神一振,帶領軍隊攻擊,在阿爾蘇夫(Arsuf)一戰重創薩拉丁的軍隊,殺了對方七千名士兵,而自己才折損了七百人左右。有人利用這段記載推斷,查理一世可能利用冰雪來退燒,恢復了精神。
我並不這麼想,倒認為查理一世當時罹患了「壞血病」(Scurvy),而薩拉丁餽贈的新鮮水果,正是治療此病所需維他命C的重要來源。補充了此一養分的查理一世,當然會神奇地恢復,進而大敗穆斯林部隊。
到底是雪或新鮮水果治好查理一世的病,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還有另一位傳奇故事中的人物善用雪的功力,讓後世外科醫師佩服不已,他是拿破崙部隊的首席外科醫師賴瑞(Dominique Larry)。先說一個他「因時制宜」的小故事。
一八七○年,拿破崙與俄國在艾勞(Eylau)的戰爭中,一位上校因為槍傷而無法控制肢體動作。賴瑞為此苦惱著,想盡辦法要取出這位上校身上的彈片卻不得要領,因為受傷的肢體除了顫抖之外,疼痛也讓上校痙攣著。沮喪的賴瑞最後無法可想,只好將怒氣凝聚成一巴掌,惡狠狠地打在那位上校的臉上,使他昏了過去。
那位上校醒來後,顯然對於賴瑞的冒犯耿耿於懷,很不悅地說:「軍醫長官,你怎麼可以呼我巴掌? 利用我身體不聽使喚時,趁機顯露我的懦弱?」無視上校的責怪,賴瑞回答說:「我要向您說聲對不起,上校先生,不過我剛剛從你身上移除彈片,救了你一命,我知道呼你巴掌很不敬,但我利用你昏過去的時間,完成了手術。」
賴瑞利用自古流行的最基本麻醉法─擊昏法(Knock-out blow),完成可能痛徹心扉的手術,這點和宋朝官方記載用來替太監「去勢」的麻醉方式一模一樣,此法確實方便、快速,但也大概是沒想到可以利用「雪」。
拿破崙接下來與俄國的博羅季諾(Borodino)戰役,在寒冬時作戰,賴瑞就讓好幾百位受傷的士兵浸泡在冰塊及雪一段時間,然後替他們截肢。這些士兵雖然因手術而存活,之後卻被柯薩克 (Cossacks)的騎兵屠殺。
在醫療史上,這些拿破崙的士兵們不是最慘的,蘇聯與芬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冬季戰爭(Talvisota)才最令人怵目驚心。戰事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的嚴寒天氣中開打,雙方都運補不易,死傷一樣慘重。當時,雖然正規麻醉投入外科手術已將近一百年,但據記載顯示,很多兩國受傷的士兵在利用「雪」冰凍後,就讓醫師直接動刀。
或許傳承自戰場的經驗,再加上科學進步,在乙醚及笑氣還未發明的前幾十年,就有人設計出可以噴出後迅速降溫的有機溶劑,使皮膚瞬間被凍到失去知覺,因而可以用於表面麻醉,讓外科醫師能切開皮膚做手術。
上述的噴劑是當時外科醫師工具箱內,除了烈酒之外,另一個可以應用的麻醉用藥,也就是替球員瞬間止痛、消腫的Cold Spray 的原型。這種低溫治療的方式,在麻醉方法進步後,已經少有人拿來當局部麻醉使用。
二十世紀初,科學家懂得用高壓壓縮造成低溫的液態氣體 (例如二氧化碳變成乾冰、液態氮等),醫師就常使用它們去破壞皮膚病變及腫瘤,而Cold Spray 就變成運動場上第一線降溫、止痛的「藥品」了!
醫療上使用的低溫療法不只如此,例如心臟外科在手術中使用「體外循環」時,為了延長使用時間,也利用降低患者體溫的方式,使新陳代謝率降低,減少長時間使用「體外循環」對人體的傷害。神經外科在腦部手術中也會利用低溫方式,降低手術對病患腦組織的損傷。

蘇上豪
醫界的說書人。豐沛的創作能量,透過簡短的故事,深入淺出介紹醫學科普散文迄今。就讀醫學院時代,連續獲得國防醫學院「源遠文學獎」1988及1989年小說獎第一名。著有《國姓爺的寶藏》、《開膛史》、《DNA的惡力》、《鐵與血之歌:一場場與死神搏鬥的醫學變革》。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蘇上豪/華盛頓的氣管應該切開嗎?
蘇上豪/「聰明藥」吃了變聰明,然後呢?
蘇上豪/當美食節目穿上醫療養生的外衣
蘇上豪/包皮割不割 真的跟女性無關!
蘇上豪/一顆抗過敏藥物的神奇身世
蘇上豪/走鋼索的武聖和太陽王
蘇上豪/切除人腦的諾貝爾獎得主之死
蘇上豪/我的金創藥 你的仁慈藥物
蘇上豪/我是醫療VIP 是福還是禍?
蘇上豪/西方麻醉與武俠小說的巧合
蘇上豪/一場「顛簸」與醫學的美麗錯誤
蘇上豪/為了愛你的人多活幾天吧
蘇上豪/可口可樂,另類的解毒劑?
蘇上豪/李媽媽的南瓜餐
蘇上豪/原味內褲
蘇上豪/施者無畏
蘇上豪/一串念珠
蘇上豪/溫啤酒
蘇上豪/當酒駕碰上急診室
蘇上豪/母親的願望
蘇上豪/沒腸肚的人
蘇上豪/產翁
蘇上豪/脂肪瘤是我的提款機
蘇上豪/病人是我的薩克斯風老師
蘇上豪/爺爺的最後一段路
蘇上豪/搶救財產48小時
蘇上豪/地瓜的滋味
蘇上豪/七月鬼門開 醫師說鬼話
蘇上豪/木乃伊蜜糖
蘇上豪/總統殺手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