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黃金舜/食安五環已斷鍊 系統性落實刻不容緩

示意圖。記者簡慧珍/攝影
示意圖。記者簡慧珍/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病從口入」,原意是警示「食」的安全很重要,自千禧年後,國內爆發數次食安危機,如塑化劑、地溝油甚至戴奧辛雞蛋等。

政府提出「食安五環」,希望由食物源頭到餐桌,維護國人食品安全,但僅近兩年爆發的蘇丹紅、寶林茶室中毒案、到近期雞蛋殘留禁用農藥芬普尼等,顯見食安五環並未環環相扣,導致食安再次陷入危機。

芬普尼蛋未禦敵從嚴

蛋是國人每日飲食所需,即使未直接食用,也存在各種食材,也是料理要角,食藥署卻在雞蛋中驗出芬普尼後近一周才公布相關資訊,食藥署長第一時間「鐵口直斷」,由於今年以前幾乎百分之百合格,且依據目前驗出率,一日食用百顆才引發急性中毒,未能苦民所苦,禦敵從嚴,讓人遺憾。

從三方向把斷鏈接上

避免食安五環淪為口號,使斷鏈再次「環環相扣」,應由下列方向著手:

一、加強源頭管理:根據2023台灣家禽統計手冊,我國蛋雞飼養戶數1646戶,養殖場1788家,養雞隻數達三千二百多萬隻,高於全國人口總數,雞蛋總產量48萬多公噸,以每顆雞蛋平均60公克計算,共產出80多億顆蛋,與全球人口總數相近。

2017年國內便爆發雞蛋驗出芬普尼事件,當時監察院便質疑抽驗次數過低,同年爆發彰化養雞場雞蛋驗出戴奧辛事件,監察院同樣質疑雞隻飼料抽驗次數過低。食藥署第一時間以過去七年抽驗4232件、僅一件出現芬普尼殘留超標,便定調為個案。

應加強源頭管理,合理增加對全國養雞場,包括飼料、環境管控,研議智慧化跨部會系統性管理模式,以智能AI協助主動發現風險、預判風險,進而阻斷風險。設計出閉環式、一條鞭管理模式,增加高風險性食品管理強度,適度增加抽驗次數,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面。

二、落實跨部會合作,當責不讓:行政院設有食品安全辦公室,統籌衛福部、農業部及環境部等相關機關,但十多年來,既無法防範未然,亦未統籌協調各部,各機關仍各行其是。除了就相關政策與食藥署等重複宣導外,幾乎無實質功能,應可裁撤,或更換當責主管統籌各部會,就食安議題系統性防範建立模式及權責。

三、加強家畜禽產業管理,堅持禁藥零驗出:我國已於2017年9月將芬普尼水懸劑公告為禁用農藥,目前在動物產品中仍訂有容許值,如雞蛋及禽類肌肉0.01ppm、禽類內臟及脂肪為0.02ppm,使部分含少量芬普尼的雞蛋及其他動物產品仍可上市,無異將風險轉嫁消費者。

應通盤檢視「動物產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考量改為禁止驗出或訂定更合適標準,並輔導相關家畜禽產業升級,提升飼養環境,如此更能兼顧國人食品安全及各類經濟動物權利,符合健康台灣及我國人權立國目標。

在雞蛋這樣日常的食物,近年已第三次出現危機,雞蛋之於國人飲食重要性,由已故港星李小龍在其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中,飾演初到義大利,不諳外語的主角,面對餐廳服務生詢問點餐時,只能尷尬地說出「雞蛋」兩字,可見一斑。但危機就是轉機,若正視問題,由系統性改革制度,便是能讓食安五環真正環環相扣的重要契機。

雞蛋 食安 芬普尼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