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Podcast】Ep33.滑手機也能防失智?職能治療師教你正確健腦法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郭斐然/菸害防制的潘朵拉盒子:開放加味菸

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全台逾5萬名青少年抽電子煙,女生的加味菸使用比率高於男生。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全台逾5萬名青少年抽電子煙,女生的加味菸使用比率高於男生。本報資料照片
曾原信

聽健康

00:00/00:00

加味菸對國民健康危害極深,衛福部便指出加味菸添加不同口味(如水果或薄荷),「藉由降低菸嗆味來吸引青少年使用,進而對尼古丁產生成癮」,從而成為不吸菸者(尤其是青少年)嘗試菸品之入門磚;我國每10個青少年吸菸者中有4個使用加味菸,嚴重影響健康。

但日前國健署擬開放加熱菸清單中卻包含「加味」加熱菸,此開放決定不僅違背國健署保障國民健康職責,且嚴重偏離2023年「菸害防制法」第10條修正全面禁止加味菸之初衷。

有違菸害防制法初衷

2023年「菸害防制法」第10條修正,便明文規定「菸品不得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使用之添加物」,其目的即在全面禁止所有加味菸;其修法理由明確提及政府「應限制菸草製品中加入提高可口性…之成分,以避免菸品業者藉此增加菸品吸引力,並拓展青少年及不吸菸者之市場」,且在「有鑑於兒童及青少年對於成癮性物質之警覺低,加味菸易讓其好奇而接觸或誤以為較無危害而持續使用…應予禁止」。

進一步,立委亦關心該規範是否能達到「全面」禁止加味菸之目的。而國健署於立法院答覆委員詢問時,一再強調「菸害防制法」第十條目的即在「不能有任何添加的味道...簡單說就是菸品禁止加味」(參考立法院公報第120卷第20期第270頁)。

但國健署於「菸害防制法」修正通過2年後遲未通過菸品禁止使用添加物辦法,導致全面禁止加味菸規範遲遲無法落實。

國健署趁空窗期闖關

國健署不思早日通過菸品禁止使用添加物辦法,卻反其道而行,趁著法規空白急著通過「加味」加熱菸,不僅公然違背「菸害防制法」第10條立法目的、更無視立法院於修法期間要求、國健署答應應全面禁止「所有」加味菸之承諾。

雖然以國健署之立場,即使開放加味加熱菸後,仍可透過後續公告辦法,要求已在市面上流通之加味加熱菸下架。但這種先開放、後禁止的說法其實存在嚴重矛盾。依據公共衛生的「預警原則」,當一項產品或政策,存在可能造成嚴重或不可逆的公共衛生或環境危害風險時,即使科學證據尚未完全確定,也應採取預防或管制措施,以降低潛在傷害,而不是事後彌補,因為危害已造成,是無法彌補的。

更何況,加味加熱菸若已合法上市,要求其下架之難度勢必比自始拒絕其上市更為困難,從而導致此類產品在市場上危害國民健康之時間加長。

因此,為國民健康與菸害防制長遠發展,實期盼國健署能收回通過「加味」加熱菸之成命,至少也應在其上市前盡早通過菸品禁止使用添加物辦法,以達成實質禁止「加味」新興菸品進入市場之目的。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郭斐然)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菸害防制法 加熱菸 尼古丁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