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過40歲後一定會老花?眼睛退化能治療逆轉?老花度數會增加嗎?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精華區

李雅玲/長者依賴鼻胃管進食 真的適當嗎?

很多人咀嚼能力不佳、吞不下,只能吃特定質地的食物,長期下來,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最後要透過鼻胃管灌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很多人咀嚼能力不佳、吞不下,只能吃特定質地的食物,長期下來,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最後要透過鼻胃管灌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吞嚥困難是老年人常見問題,因生理功能退化或疾病等因素,造成咀嚼吞嚥障礙。如果在進食時嗆咳,易導致食物卡在咽部,或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在台灣,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有一位是輕度以上的吞嚥異常,很多人咀嚼能力不佳、吞不下,只能吃特定質地的食物,長期下來,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最後要透過鼻胃管灌食。

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對照顧者來說,放置鼻胃管餵食雖然方便,但研究顯示,鼻胃管餵食並不會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機率,也不會增加存活率。因為鼻胃管的保養、清潔是一大學問,尤其每個月要更換一次管子,反覆刺激鼻腔、咽喉及食道,病人感到不適用手拉扯,或是改變姿勢時滑脫,造成黏膜反覆受傷,每次置入及更換,對病患都是一種痛苦。

鼻胃管不僅降低吞嚥反射,也產生了感染風險,包括管路清潔不當、鼻翼壓傷,而為了避免長輩不自主地拔管子,雙手被戴上了乒乓手套約束帶,而且被綁在床上,躺太久身體開始發紅潰爛產生褥瘡等,長期裝置鼻胃管對病人身心都是一種折磨,包括自尊心受損、限制人際互動等,時不時要擔心露在鼻外的管子被扯到。

根據健保署統計,包括各年齡層,國內住院病人因為沒辦法餵藥、吃東西而放置鼻胃管比率約10%,65歲以上則將近20%;照護機構內住民占比更高,達9成之多。掛著鼻胃管難以融入聚會場合,一個個「象鼻人」看起來表情淡漠,有社交方面的退縮與障礙,家屬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

台灣使用率高於歐美、日本

台灣的鼻胃管使用率遠高於歐美及日本,照顧者不應只考慮方便性,要思考被照顧者的需求是什麼,顧及尊嚴、協助吞嚥復健,多方面治療介入,重拾吃的樂趣。鼻胃管只是短期的輔助工具,長遠來看,要讓長輩恢復「由口進食」,如果不訓練口腔肌肉,最後會退化到衰弱、臥床。

吞嚥障礙的照護,需要跨專業團隊合作,接受各專科醫師的評估以及語言治療師進行吞嚥訓練,包括復健評估、口腔衛生、營養攝取、心理諮詢、護理衛教等,甚至是末期病人的舒適餵食。近年來,已有醫院推出整合居家吞嚥照護模式,並推廣至社區,提升民眾相關識能,發現徵兆及早治療及復健,有異常即進行轉介或導入資源。

當超高齡社會來臨,你我都可能會遇到「吞不下」的狀況,引起吞嚥障礙的原因眾多,趁早訓練、家屬也要耐心給予支持,手把手引導進食,擺脫鼻胃管的威脅與束縛。

鼻胃管 吸入性肺炎 吞嚥困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