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最近COVID-19的變異株引起新一波的疫情,在美國有感染率以及重症率上升的狀況被觀察到,但由於人種上與我們亞洲地區有差異,因此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小兒科醫學會的報告怎麼說。
1.最近變異株感染的情況,在美國有10幾歲與65歲以上的族群感染比例開始出現逆轉的傾向;意即變異株的感染族群開始轉向年輕化(如照片)。目前日本並沒有觀察到這樣的情況,變異株的感染仍然以65歲以上族群為主。
2. 變異株引起兒童(
3. 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ple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與川崎氏症的臨床症狀相似,日本醫界臨床也發現以川崎氏症治療的方法(主要是給予免疫球蛋白)似乎對新冠肺炎兒童重症個案有不錯的效果。目前為止日本也還未有兒童重症引發死亡的案例出現。川崎氏症普遍被認為好發於東亞人種,不過目前也沒有明顯證據顯示過去得過川崎氏症會提高兒童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4. 關於新冠肺炎變異株,日本結論上還是傾向於兒童(
5. 日本的調查發現,兒童染疫者主要感染來源為家庭內感染(約80%),當中一半是爸爸。(我個人推論也許與日本社會多為父親出門工作,母親管家的型態所致;也就是說,在雙薪家庭比例更高的台灣,爸爸與媽媽同樣需要防範帶病毒回家。)僅有12%左右是與學校、幼稚園有關。家裏因為成員彼此容易有較為密切頻繁的接觸,因此重中之重為所有家庭成員外出返家後確實自我清潔。
參考文獻:
1. Doctors Watch Warily as Severe Covid Infections Target Kids
2. 子どもと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の変異株の感染について(日本小兒科學會)
3. 小児における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COVID-19)の現状と感染対策についての見解(日本小兒科學會)
(本文經「張璽醫師-小兒神經」授權同意轉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