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含氟牙膏傷腎?教授揭氟是否致松果體鈣化、影響褪黑激素分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張璽

張璽/副食品之路 不是非要戰得嫑嫑的

張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目前學界大家普遍的認知都是,要孩子自己吃的好,就要讓他們快樂吃。可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事情絕對沒有學者們想的那麼簡單!
目前學界大家普遍的認知都是,要孩子自己吃的好,就要讓他們快樂吃。可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事情絕對沒有學者們想的那麼簡單!
圖片/ingimage

寶寶四個月大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從此媽媽除了母乳天堂路以外,又開始漫長的自主進食之路。目前學界大家普遍的認知都是,要孩子自己吃的好,就要讓他們快樂吃。可是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事情絕對沒有學者們想的那麼簡單!

有一群日本的公衛學者針對學齡前孩子的「吃飯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進行問卷訪談調查。初步的結果很顯然的,快樂的媽媽就有快樂的孩子,不快樂的媽媽通常也有不快樂的孩子。不過當然也有少數「快樂的媽媽但是孩子不快樂」、「不快樂的媽媽可是孩子很快樂」。今天我們不是論文讀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和統計方法以及結果就不贅述。我先講結論「身為指導者要對家長進行食事的支援輔導時,必須要全方面的考量對方的生活及背景等因素」。

在這份調查裡面,家長們提出疑問最多的困境首先是「丸のみ(囫圇吞棗)」,其次是吃太久、含著不吞、偏食挑食、沒食慾等等。影響快樂吃飯的因素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的只有「夜奶的有無」,作者推論是因為過多的夜奶會讓小朋友早上的空腹感不足,且夜奶次數多也可能顯示孩子的作息並不穩定(睡眠周期、三餐也不固定)。也就是說,夜奶本身並不是表象的問題所在,而是背後的整體生活規律性不佳所致。三餐固定正常,孩子才會在應該吃飯的時間感到肌餓進而樂於進食。另外,過多與進食無關的刺激也會影響,例如邊看電視邊吃飯就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小孩會被電視的聲光影像吸引住而忘記咀嚼吞嚥,餐點因此放置太久也變得不美味…等。

寶寶四個月大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從此媽媽除了母乳天堂路以外,又開始漫長的自主進食之路。<br />圖片/ingimage
寶寶四個月大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從此媽媽除了母乳天堂路以外,又開始漫長的自主進食之路。
圖片/ingimage

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少數表達「媽媽快樂但是孩子不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媽媽可是孩子很快樂」更少。其實待過育兒現場的都知道,一兩歲大開始進行自主進食的孩子,吃得亂七八糟是家常便飯。尤其是一開始手部的動作尚未發展完全時,孩子一定本能的使用手指抓食物吃,這樣當然會發生「孩子吃(玩)得很高興而媽媽不高興」的情況。但是對於用手指抓食物,我以一位小兒神經科醫師的觀點來看,其實是有助於孩子的發展的。理由很簡單,抓取食物的動作就是一種鍛練孩子手指精細動作的訓練,因此,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完全,無法順利操控餐具(湯匙、叉子等等),順應他們用手指取食而非逼迫他們使用餐具,更能提升他們進食的成就感與樂趣。這個階段可以準備給他們適合用手取食的食物拿著吃,例如米餅等等,而不是一碗粥。隨著動作發展成熟、社會文化的影響,總有一天寶寶會順利學習使用餐具進食。

此外,口腔咀嚼功能的發展也影響孩子進食的情況。直到可研磨食物的乳臼齒長成為止(約兩歲半前後),囫圇吞棗的進食方式都是正常的。食物本身的軟硬度,以及餵食的一口大小,都要能夠配合孩子牙齒口腔機能發育的狀況,太硬、太大塊或太大口,就容易讓孩子把食物含在嘴巴吞不下去。了解到這些背後的因素,各位家長也不用為了孩子不肯用餐具、或是吃飯太慢、含著東西不吞、邊吃邊玩等原因而苦惱不已。

整體來說,孩子吃東西「不盡人意」的原因很多,遇到這些困擾時,需要個別整體性的仔細評估:生活節奏的規律性、寶寶牙齒發育的狀況、咀嚼功能的進展、家長本身對吃飯的態度…等都有關係,甚至本身的文化背景價值觀,也都有差異。

舉例來說,法國人吃飯時間是世界第一長的民族,為此我詢問與法國人結婚的友人,她表示不論外出或在家中都是如此,晚飯通常都吃兩個小時,而她的孩子們(1、4歲左右)在餅乾的誘惑下也就這樣坐在餐桌上吃飯吃了兩個小時。對法國人來說,晚餐不只是進食攝取營養而已,還是相當重要的交流時光。不過她也有幫我詢問她先生小時候的吃飯狀況,一般早午餐時間跟台灣差不多(半小時~40分鐘左右),晚餐雖然大人會吃很久,但因為法國人習慣讓孩子很早就寢(8~9點),也有家長會讓孩子快一點吃完就去睡覺,大人再慢慢地進(交)食(談)的情況也不少。日本跟台灣的情況就比較相似,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大概就是早餐習慣在家裡吃完再上學吧!我們比較不會在餐桌上有太長時間的交談,一方面是不習慣(所以每次吃法式料理都快睡著),一方面台灣料理冷了就真的不好吃了。不過不論是哪一方,孩子們都好好的成長了。

另外有一篇美國國家衛生院2007年發表的文章裡也提到,對於孩童的飲食習慣,最大影響的來源還是父母。不論是從先天環境、基因層面或是社會環境影響都是。孩子的味覺初體驗其實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了,因為孕婦攝取食物的「味道」會出現在羊水中,而胎兒時不時吞嚥羊水,就會品嚐到這些味道。我太太懷三個孩子的時候,三胎孕期的口味都不大一樣,說也奇怪,三個孩子的口味都跟太太懷他們的時候口味變化一模一樣!老大愛吃水果,老二討厭甜食,老三嗜甜如命(太太本人平常是個不愛吃水果可是愛吃甜的人)。此外,很多研究證實了,父母做為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Role Model,其飲食習慣(不論是口味或是進食方式)與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深刻的相關。

由此可以說,孩子吃飯的問題,應以三餐作息為中心來進行整體生活規律的節奏訓練,這才是根本的方法!

夜奶 飲食習慣 咀嚼功能 張璽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