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陳豐偉】
最近常聽到病人致謝:「醫師,我吃了你的藥,真的不太會去想了。」比如先生有「偷吃」前科,又常夜歸,病人變得敏感、易怒、動不動就興師問罪,搞得關係很僵,先生直言快受不了。有些病人則覺得另一半不再溫柔、講話有刺,兩人一不順心就大吵起來。
一般健保門診只有初診可以談久一點,複診就只能簡單諮詢,要不然病人會看不完。第一次見面可以傾聽心事,聽完通常還是得開個藥,告訴病人如果還想詳談,就要轉心理治療。配完藥後,我會拿出藥物,一顆一顆詳細說明用途。「這顆藥可以讓你一星期後情緒變得比較穩定」、「這顆藥可以讓你不會一直想一直想」。
或許藥物對某些人效果不錯,或許我的解釋有些「暗示」作用,許多病人一星期後回來就說情緒比較穩定(是安慰劑效應嗎),三星期後看診時就不再提先生,還得主動詢問,才輕描淡寫地回覆說,我現在不會去想。然後建議病人多運動,讓自己忙碌些,一個療程後病人不再回來,但可能數個月後,會介紹另一位手帕交來看診,指定要一樣的藥。
只是,當稍有空檔,多問幾句話時,常察覺先生的改變不大,冷淡的繼續冷淡,回家就上網的繼續上網。病人像是演獨角戲一樣,只是從整天激躁不安,轉變成可以淡漠看待人生變化,懂得將注意力轉移到小孩或外面的朋友身上。先生依舊沒有耐心傾聽,只有時會冒出一句:「我覺得妳最近脾氣真的好多了。」
這樣的婚姻幸福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那你對婚姻的期待是什麼?對自己人生的期待是什麼?但時間有限,除非進行正式的心理治療,否則我們不見得會挖這麼深,避免撩撥病人心情激盪無法收拾。沒有配套地口頭上鼓勵病人改變,常會見到病人鼻青臉腫地回來。
說到底,「改變」是困難的,不管是先生,還是自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想要真實的改變,往往要能承擔風險。「我希望他改變,他反過頭凶我怎麼辦?」「我想要做自己,可是夫家全都說風涼話」。不想變動,又顧及小孩,許多病人學會給自己畫個安分的小圈圈。
「要看開一點」,親友團常這麼說。許多開示常要求助者多看看「海闊天空」。「不要去想就好了嘛」,正好藥物可達成這效果。「我從來不知道藥物可以改變個性!」病人訝異地說。我們幫助病人「轉念」同時,也許也在幫助病人適應愈來愈小的幸福。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eroach.net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