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李偉文

你會花多久的時間斷捨離?一個周末假日或者是一輩子?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

斷捨離示意圖。
斷捨離示意圖。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創辦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老師在五年前,也就是他73歲時退休。

退休後這幾年他深居簡出,過著安靜的生活,每天在家掃地、洗衣服、追劇,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但是他也很享受這樣的退休生活。

最近他為FOCASA馬戲團的15周年作品宣傳而出席記者會,記者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詢問林老師未來幾年打算做什麼事?林懷民老師回答,未來的願望是希望花5年時間整理家裡的書,清完之後,已經83歲了,那時應該年紀很大了,想做什麼,那時候再說吧!

哇!整理家裡的藏書要花五年?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好奇,怎麼需要花那麼久的時間呢?

因為書記錄了自己的人生,當年你會閱讀或買下那本書,背後都隱含著當時你內心的渴望、疑惑、好奇……然而,這些生命追尋的心理歷程,很容易被日常瑣事淹沒遺忘,但只要書還在,多少可以探究自己一路來心智或心靈的成長。

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反覆閱讀的書,或者帶給自己啟發與影響的書,比相片更能詳實的記錄自己。相片只能讓我們知道當年是胖是瘦,頭髮是長是短,但我們無法從照片得知當時自己內心的嚮往或擔憂。但是你喜歡一本書,代表當年認同書裡呈現的思想與價值觀,把這本書留在身邊,就可以追索出自己在不同階段的生命境界。

因此,重新翻閱每本自己購買或閱讀過的書,都是這趟生命之旅的重新回顧,速度當然快不了。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要丟東西總是心疼不捨,使得斷捨離成了一件令人逃避的事。日本作家京極夏彥認為「整理」並不是指扔掉東西,把物品一件一件扔掉是不對的,以為把物品扔掉就沒事,這叫做放棄思考。假如為了捨棄物品而傷腦筋,還不如用腦子想一想,有什麼法子能把物品整理好,又不必扔掉。

京極夏彥還批評那些喜歡斷捨離的人,很多都是愛買全新物品的人。他進一步分析:「那些把東西全扔了的人,藉口說,身邊一旦放著這些東西,就會產生對物品的執念,執迷和依戀不捨,非得讓物品從眼前消失,否則自己就無法感到舒暢,神清氣爽,難道就不是另一種執迷嗎?這種執迷,跟東西有無是沒有關係的。」他認為該好好整理的,應該是自己的腦袋。

對於斷捨離這件事,我主張還是要定期清理,但是要規範自己,只要是扔掉還沒壞的東西,代表你打算斷絕此類物品的欲望,也就是以後不能再增購類似物品。

我認為斷捨離只要針對使用的物品或衣服電器等東西,至於相片、文件,與朋友往來的信件資料,那些值得回憶的紀念品,就不須在衝動之下給斷捨離。不要趁著興頭一鼓作氣將精神性的紀念品全扔掉,因為身無長物、太有秩序,沒有任何生存必要之外的物品,也令人心驚。畢竟只有太上才能忘情,其下不及於情,情之所衷,正在我輩。

身無任何紀念物,不只丟了人生的記憶,而且還會錯失與朋友的因緣及別人對你的期待。因此我目前對這些資料只做年代領域的分類整理,然後裝箱或入櫃,等待幾年後書籍整理好,再慢慢處理。

除此之外,其他東西的斷捨離,我一個周末假日就可以處理完畢,因為我不太買衣服,對這個消費時代創造出的消費品,沒有興趣因此也沒投入任何情感,存在或不存在,我不關心也不在乎,因此斷捨離對我來說完全沒困擾。

因此,我會花多久時間來完成斷捨離?我的答案是,一個周末假日,或者,一輩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