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洗冷水澡能養身?七旬翁堅持用冷水洗澡,突「昏倒頭摔破8公分」滿地血!醫曝可怕後果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楊志良

楊志良/最重要健康照護者 不是醫護是自己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

健保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健保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美國每人每年醫療支出達1萬1172美元,是台灣人均的6.38倍,但不論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平均餘命,均不如台灣。被美國長期禁運的古巴,國民各項健康指標均與美國相當,平均餘命甚至高於美國。從許多數據顯示,中、高收入國家的醫療支出及科技,未必與民眾健康水準成正比。

何以致之?簡單的說,就是衛生醫療資源配置的問題。健康醫療資源配置可分成多個層次,從個別醫師而言,據其專業可給予病患何種檢驗、檢查及治療,花多少時間,給予病患多少自我照顧資訊,常不可避免的因個人與病患親疏遠近而有不同。

再來是醫療機構管理者,為追求永續經營,常須配置科別設備、人力等,讓營收最大化。或為了讓病患民眾健康最大化,設置社區醫學部或社區健康中心,辦理各種健康講座,設立社區健康促進據點與關懷網等。

再者是社區與國家層次,舉例說明,1970至80年初期,台灣近半鄉、鎮、區是無醫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陳拱北教授嘗試推動基層醫療保健,選擇貢寮鄉澳底村為試點。計畫尚未啟動,陳教授不幸仙逝,靠著陳師母創立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加上獲得亞洲基金會的財力支持,順利設立澳底健保站。

解決無醫鄉問題 健保成功的基礎

澳底健保站制度設計委由本人負責,家庭醫師培訓則由台大醫院家醫科陳慶餘教授等負責。調查發現,當地醫療需求並不比都會民眾少,且赴鄉外就醫需交通費用及家人陪伴的機會成本,總支出至少可供養一名家庭醫師及二名護理師。

調查發表後,新任衛生署長許子秋由陳拱北基金會董事長魏火曜邀請,開始發展為群體醫療執業中心計畫。該計畫經過多次完善,財務由公務預算改為具彈性的基金預算,多服務、多收入,七成盈餘做為醫事人員獎勵金,醫護收入直比醫學中心,吸引人才紛紛下鄉,一、二年內便解決了無醫鄉問題。

1976年行政院長蔣經國參觀長庚醫院後,撥款百億建設台大、榮總、三總為國家醫學中心。本人提議以預算的10%,亦即30億,加強基層醫療網,許署長及其團隊提出醫療網計畫,設百億發展基金,醫療包括急診、復健等醫療網,醫療資源配置得以完善,此為台灣全民健保得以成功實施的重要基礎。

多魚少肉勤運動 培養國民健康力

台灣的健康照護體系如何精進,醫療衛生體系只是其中一環。社會的健康,也影響人們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首先也最重要的是,誰是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者?答案不是醫師、護理師或任何醫事人員,而是民眾自己。

如何健康飲食、適切運動、休息睡眠、清潔保暖,自覺身體不適時尋求專業人員協助,達到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完全及安寧狀態,都要靠自己。

另外,個人也需要與家人、朋友、職場及社區人士,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相互扶持,如何培養個人的健康才能(empowerment health capability),是國民健康的首要任務。如西班牙、日本、北歐國家,多採地中海飲食,多魚少肉,多公共交通、走路、騎單車、運動,又注重家庭生活、社會和諧,這些均值得參考。

醫療資源 健保 健康飲食 規律運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