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
【聯合報╱楊志良】
國人常避談死亡,然而人皆有死,死亡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生死皆大事,如何能夠不談?
先了解一下死亡的人口現象。其一,台灣2012年死亡人數共15萬4千多人,其中男性9萬3千多,女性6萬1千不到,可簡約為9比6,可見男人短命的多,女人則寡婦的多。其二,死亡者80歲以上占38.3%,也就是近4成的往生者活到天年;若以70歲為分界點,則約占三分之二,因此在台灣若70歲以前就作古,說句難聽的話,算是「夭壽」了。
人口老化 往生年齡增加
「人生七十今日多」,因為人口持續老化,未來十餘年的死亡人數將再增加,死亡者是80歲以上或至少70歲的比率將再提高。
依照華人社會習俗,長者年過80往生,雖一則以悲,卻也一則以喜,喜的是長輩能活到天年,因此有在追悼時放鞭炮及宴請悼客的習俗,且訃聞為紅色或粉紅色,而非一般喪事用的「白帖」。
近年在台灣不論喜事、喪事幾乎都用紅帖,那如何區分是喜事或喪事呢?
往生者活到天年,即使沒有豐功偉業需要詳加論述,至少也是「族繁不及備載」,因此訃聞是A4大小;而新婚的兩人一切有待發展,因此喜帖不大,至多A4一半,是婚、是喪,倒也容易分辨。
十大死因 應改五大死因
至於死亡的原因,眾所周知癌症列居首位,2012年癌症死亡人數近4萬4千人,占所有死因的28.4%,接近三成;其次是心臟病(1萬7千多人)、腦血管疾病(1萬1千多人)、肺炎及糖尿病(各9千多人)。
這五大疾病就占全部死亡原因的58%,接近六成,因此在台灣統計十大死因沒有多大意義,改為五大死因就已足夠。
有人說「好死不如歹活」,真的是這樣嗎?可是罵人最毒的話一直是「╳╳╳不得好死」,卻沒人說「不得好活」,可見好死有時比好活更重要。
常有人開玩笑說,最棒的「好死」是活到九十,仍然耳聰目明、能吃、能喝、能走,與老公或老婆經常打情罵俏,後事早交代一清二楚,連在外與小三(或非現任配偶)生的都安排妥當,該道歉的都誠心誠意的道歉了,獲得原諒與否則另當別論,然後某日與三五好友打個小牌,大四喜門清又自摸(不知自古至今有否如此好牌),最後喜極而往生。如此個人幸福,家人又何嘗不是?這大概只有心臟病發作才有此命。
緩和醫療 減少病患苦痛
至於癌末或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是應該事先就簽署意願書,在成為末期病人時接受緩和醫療,在最少痛苦及尊嚴下往生?(今日醫學在疼痛控制上有很好的成效)還是應該將苦痛的生命盡量延長,期待「奇蹟」,甚至享用所謂「死亡套餐」呢?
很多癌末患者因為沒有簽署放棄急救聲明,就會經歷「死亡套餐」:一開始只是因為喘,送進加護病房,插上呼吸器、放入鼻胃管;接著裝上動靜脈導管,開始使用靜脈營養,可能還要裝上導尿管;然後是輸血,更末期要洗腎;到真的不行時,還要打強心劑,給予CPR、電擊、壓胸,甚至急救到肋骨斷裂,管路都滲血了,最後才能真正步上死亡之路(柯文哲語)。
走這一段苦痛路,只為了顯示兒女盡孝、醫師盡力,卻是病人、家人、醫師及社會的四輸!
早立遺囑 人生不留遺憾
當然在簽署接受緩和醫療意願書的同時,莫忘早些立下遺囑。我猜想王永慶先生一生最大的遺憾,也是多位名人及若干長者的遺憾,是未在往生前立下遺囑,而使家人反目成仇、長期訴訟,甚至不能入土為安,這也算是造成「社會的不健康」,應予以預防。
既然死亡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就不要避諱,早做安排,讓自己既好活,也好死吧!
(本文作者楊志良為衛生署前署長、現為亞洲大學講座教授)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