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
台灣處處有健行步道,難易不同,風景有別。我最喜歡臺北市的內、外雙溪的翠山步道與連接的碧溪步道,因為交通超方便,在士林搭255公車,約30分鐘車程在終點站下車,就是翠山步道的入口。
順著好走且多變化的步道,呼吸新鮮空氣,但見天光雲影,盡是美景。時而石板、石階,時而泥地、木棧道,平坦路與上下階梯交替,最後從另一端的碧溪步道出來,再經產業道路到至善路三段,搭小18公車回到士林,約兩小時的腳程,輕鬆愉快。
不過,自從翠山步道這個秘境曝光後,近年來成為熱門景點,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卻少了以往的寧靜。4月,在接連下了幾天雨之後的一個陰天,和好友走進翠山步道,很難得空蕩蕩地,偶而遇見三兩結伴或獨行客,互相點頭、道早,各自安靜地健走漫步,感受到大家對這片山林的尊重與愛護,好好享受蟲鳴鳥叫的天籟之聲。
翠山步道兩旁綠蔭夾道,山風習習,清涼舒適。進入這片翠綠世界,偶而幾簇「曼陀羅」點綴其中,粉紅、橘黃、雪白的大花朵大剌剌地盛開,不覺突兀,淺紫紅的「杜虹」小花也不羞怯地自在展顏,在一片蒼鬱綠茵中,忒是動人。
往前,林木森森,幾片「紅楠」的嫩葉紅得亮眼。右邊山壁上整片的蕨類植物,一直往上延伸,大部分是墨綠的「鬼桫欏」,偶見一株高挺「筆筒樹」,中間幼葉捲曲,鑲著金黃色的鱗片,宛如一個毛茸茸的問號。
經過舊時的靶場廣場,左邊豁然開朗,視野寬闊,厚厚的雲層下,遠觀山巒起伏,先是觀音山,繼之小草山和鵝尾山,望之心曠神怡。
看遠山,也不忽略腳邊山壁上的小花,白色的「白花蛇根草」,淺紫的「哈哼花」(又名抱壁蟑螂),小巧惹人憐愛。
五色鳥低沈如敲木魚的叫聲一路相伴,偶而幾聲清脆的不知名鳥叫聲非常悅耳。安靜的時候,風聲從耳邊過,掉落的葉子好像也帶點輕嘆。
春色固然宜人,其他的季節也各有特色,或於雨中漫步、或於寒風裡疾走,都有不同的意境與樂趣。不管什麼時候來訪,我只要專注腳下,看看樹根盤錯,欣賞步道兩旁的樹木花草,領略生命力的堅韌,打開耳朵,聽聽鳥叫風聲,偶而佇足深呼吸幾下,感受靜默的愉悅和大地的包容,再眺望蒼鬱遠山,頓覺心胸開闊。
健行,走進大自然,不僅可以健身、練體力、交誼、陶冶心情或預防癌症、失智症等疾病;其實,這山野的洗禮,感官的饗宴,無形之中更在我們生命中注入了活水。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劉秀枝/回到未來,與自己對話
劉秀枝/如果永遠有明天
劉秀枝/易被忽略的後循環腦中風
跑錯餐廳、記錯日期是失智前兆?名醫揭關鍵症狀
劉秀枝/突然的失憶,我失智了嗎?
劉秀枝/70歲後可以有怎樣的人生?
劉秀枝/憂心COVID-19?別忘健康生活型態這道有力防線
劉秀枝/現代銀髮族常超乎你的想像
劉秀枝/東西找不到?別怕!可能只是心不在焉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
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
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
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 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
劉秀枝/自珍自足 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