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了只是浪費錢?美國藥劑師稱她絕對不吃的3種保健食品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劉秀枝

名人專欄》劉秀枝:人生的最後課題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元氣周報/劉秀枝】

最近看了兩本書,一是患癌症的47歲蘭迪.鮑許(Randy Pausch)教授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有中譯本。另一本「期末考」(Final exam)是43歲的移植外科醫師陳葆琳(Pauline W. Chen)對死亡課題的省思。

鮑許教授兩年前罹患胰臟癌,經開刀、電療和化療,一年後癌症復發,2008年7月去世。

卡內基美隆大學邀請他作「最後的演講」,令他思考個人有何特殊之處,有什麼人生智慧、故事和回憶可以留給他5歲、2歲和1歲的小孩?在這最後的演講中他談的不是悲傷,而是如何實現兒時的夢想。他當然不感激癌症,但感謝癌症提早通知他,讓他有11個月的時間珍惜當下,從容的面對、安排死亡。

而雙親來自台灣的陳醫師的「期末考」是描述她由醫學生的大體解剖課,歷經醫院的見習、實習、住院醫師、研究員到主治醫師的15年醫學生涯和真人實事的案例。專心一致的學醫,心無旁騖的投入,一再練習各種技能和手術,她幾乎忘了如何生活。

她滿懷拯救生命的熱忱進入醫學院,想像著被她救過的充滿感激的病人列隊前來看她的門診,然而事實上卻是常常要接觸死亡。她看到不肯放棄的病患接受不必要的治療而受折磨;也看到執著的外科醫師對病患一再開刀,浪費資源,病患終究還是去世,為何如此呢?

人(尤其是醫生)有一種很奇怪的觀念,看別人死亡,覺得那完全是別人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醫生一向被教導、被期望要救人,加上醫療科技和藥物的進步,於是死亡就代表過失、醫術不佳或判斷有誤。

其實現代醫療只是讓我們活得更久,大多數人都還是會死於與之共存的慢性病所造成的急性併發症。死亡是必然,何時放手,如何看待、接受、處理死亡而讓患者「好死」(a good death)是醫師的期末考。

當然,死亡有時會令人措手不及。例如陳醫師有次半夜坐直升機去洛杉磯的一家醫院取捐贈的肝臟,以便移植到一個肝衰竭的兩歲小孩時,看到躺在手術台上捐肝的小男孩。原來小男孩的媽媽忙著把買來的東西放到屋裡,車子沒熄火。男孩的6歲姊姊自行爬上駕駛座玩耍,誤推了開車檔,啟動的車子撞死了一旁的小男孩,但哀慟欲絕的母親做出大愛的決定。

人生的旅途也許是短程,也許是長途跋涉,要有隨時下車的準備,而讓這下車的過程順利,下車的人心安、痛苦減至最低也就是醫生的期末考。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easy-neuro/

【2008/12/28 元氣周報】

性病 化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