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劉秀枝

劉秀枝/我要回家!失智者令人心痛的渴望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記者陳立凱/攝影

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陳女士(化名),78歲,雙手各提著一個紙袋,裡面胡亂塞了多雙襪子和幾條毛巾,朝著門口走去,說是要回家。照顧她的外籍看護說:「阿嬤,這裡就是妳的家啊!」不讓她出去,陳女士站在門邊不肯離開,滿腹的委屈全寫在她惱怒的臉上。

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心智逐漸退化,記憶也隨時光隧道倒退到小時候,認不得目前的家,所以覺得「這個房子不是我的家」,卻還可說出老家的地名和父母親的名字。病情較輕者,跟他解釋時好像能接受,但聽完後馬上忘掉,等一下還是要回家;病情較重者,則怎麼解釋都沒有用,因為患者的記憶已回不來了,如果堅持據理以爭,反而讓雙方怒火高升,患者覺得被欺負,情緒更加混亂。

遇到這種情況有幾種應對方法:

1.帶患者出去走走

告訴老人家要帶他回家,出了門,問他往哪裡走,他可能也說不清楚,也許到外面逛一逛不到半個小時,老人家就滿意了。當年我95歲的母親認為她已住了70年的房子不是她的家,要我帶她回家,說:「妳若帶我回家,我老母也會拿糖給妳吃!」母親因腰椎動過手術,走路不便而坐輪椅,她一會兒指東,一會兒指西,我推著輪椅在附近的馬路上東南西北走一圈,母親滿意了,也累了,同意改天再回家。

2.讓患者安心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家是一個熟悉、溫暖、舒適、安全的地方,小孩子到陌生的地方不是常吵著要回家嗎?所以患者也許不只在找老家,更是在尋找「家」的感覺。因此可以問問老人家住哪裡?家裡有什麼人?父母親做什麼工作?還可以請他看家人的老相片,談以前的故事,讓老人家安心,把家的感覺找回來,心之所安就是家。

3.轉移注意

可以提議吃點水果、外出散步、逛百貨公司或其他患者喜愛的活動,轉移其「要回家」的念頭或行動。

4.安撫的善意謊言

例如有次在吃晚飯時,母親突然要回家,說「我老母在等我吃飯。」有豐富照顧經驗的嫂嫂安撫母親說:「剛剛打電話給妳老母,妳老母說天色已暗,妳家的山腳路沒有電燈,走路危險,要妳在這裡過夜,明天再回家。」母親想想說:「這樣也好。」

5.大門要上鎖

以防患者晚上自行開門,遊走或走失。每位失智患者情況不同,照顧者需隨時應變,但不要挑明說:「你在這裡已經住了三、四十年,你的老家早就沒了。你年紀都這麼大,你父母早就不在了。」也不必真的帶著老人家回老家看看,很可能景物全非,也可能與老人家的記憶不相符,徒增傷感。更不要認為自己如此盡心照顧,老人家卻不認同這個家而自覺做得不夠好或委屈,其實這是疾病的自然過程之一。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失智 阿茲海默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