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壞了?其實是老年性重聽!
【聯合線上企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耳鼻喉科 李奕輝 主治醫師】
醫師提醒民眾,家中長輩如有:看電視音量開的很大聲、與人交談時不自覺提高音量,或常聽不清楚他人說話(尤其在吵雜的環境中)…等狀況,此時長輩就可能有聽力障礙問題。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65歲以上老人所占總人口比率持續攀升,民國101年底已達11.2%,這代表老人健康照護的重要性持續增加中。根據2005年一項臺北市資料統計,65歲以上老人99%有程度不一的聽力障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奕輝表示,在老年人聽力障礙中,老年性重聽為主要原因。他解釋,老年性重聽是聽覺系統因衰老而產生的聽覺障礙,是一個複雜的疾病且受多重因素影響,聽損特徵包括:雙側、對稱性、漸近性聽力喪失,尤其以高頻部份較嚴重,因此如鳥鳴聲、電話鈴聲等高頻率聲音會特別聽不清楚。
李奕輝說,老年性重聽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甚鉅,可能影響如下:
1.因聽覺能力變差,進而加深對自我能力衰老退化的感受,自信心可能受影響。
2.聽不懂旁人在說什麼,不容易與他人互動,融入家庭或其他團體活動因而產生困難,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進而造成社交能力退縮,將自我隔離,可能造成性格孤僻、暴燥或憂鬱症。
3.這些心理層面的問題產生後,可能會進一步再影響生理機能加快退化,國外有些研究甚至指出聽損與老年癡呆症之間的相關連性。
因此,老年人聽力障礙問題實在值得重視。針對老年性重聽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方法,但對大多數患者可受惠於使用助聽器,少數嚴重患者若使用助聽器效果不佳,則可建議使用人工電子耳。
除此之外,預防保養也很重要,李奕輝提供以下幾點參考:
1.避免曝露於噪音環境,如無法避免可使用防護用具(如耳塞、耳罩),並減少曝露時間。
2.有耳部不適(如突發性聽力喪失、耳鳴、暈眩、耳悶或耳痛)時,應求助耳鼻喉科醫師診斷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因某些藥物具有耳毒性,可能適得其反。
3.生活規律、飲食均衡,國外有一些研究指出,抗氧化物質可減少噪音對內耳的傷害,進而保護聽力。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大腸直腸癌
妥瑞氏童怪動作 施壓恐得反效果
糖尿病家庭 一家五人皆血糖過高
塑身美體「停、看、聽」
乳房特別門診 全方位守護婦女健康
胸悶心痛 CT心導管檢查揪元凶
顧脊椎 瞭解骨刺與椎間盤突出
老年黃斑部病變知多少
瓣膜性心臟病不可輕忽
聯醫第二家失智日照中心 下月開幕
陣發性暴怒 斯文男變臉抓狂
孩童開始上學就很容易生病嗎?
平常心面對人際 春節焦慮可減輕
看3D電影影響視力 電影院要加警語
醫藥小辭典/諾羅病毒(Norovirus)
血管塞車了 三高是禍首
乳癌術後運動 減輕淋巴水腫
照顧失智家人 90%婚姻亮紅燈
勃起功能障礙者 八成三陰莖血管病變
吃偏頭痛藥 她青光眼險瞎!
成因篇-咳那麼兇 是感冒?還是肺炎?
避免關節「卡卡」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退化性關節炎
小兒紅斑性狼瘡症狀多樣確診難
晚生難受孕 卵巢功能檢測防不孕
防治牙周病 全方位保口腔健康
失眠大不同 針灸按摩也有用
接觸野鳥 感染見罕隱球菌
男營養師只占7% 醫療院所稀有動物
漸凍音樂家贈琴 這次當聽眾
百萬「眼控滑鼠」 扶輪社送漸凍人
猜你喜歡
隔離就賠10萬防疫保單搶翻傳停售? 台產:會繼續賣下去
暖暖包用完不要丟! 基隆家扶無限期回收 棒球場有妙用
最新!迷客夏再道歉:推「無茶」配方、捐一日所得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跌倒住院健康續惡化 前總統陳水扁母親94歲辭世
先蓋毛毯還是蓋棉被?哪種材質最保暖?專家教「三明治蓋被法」超溫暖
整理包/全台嚴重血荒!你也可以救人 捐血資訊一次查
扁媽跌倒後健康惡化病逝!「跌倒」為事故傷害死亡第2名,這5招預防
一張圖看國內血荒多嚴重 高雄捐血中心最慘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院內感染+本土案例 醫院評鑑「今年評定了」估7月評鑑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大甲高中校外教學爆群聚感染! 15師生腸胃炎3人感染諾羅病毒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掉髮、鼻炎好不了…這13種狀況都是鋅不足 醫師教你缺鋅吃什麼
市售豌豆莢、甜豆莢殘留農藥嚴重! 專家教「洗菜秘訣」別傻吃農藥
打針怕痛怎麼辦?研究教你讓打針時疼痛減少40%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美國牛舌驗出弓蟲感染 逾1公噸遭邊境攔截
惹怒醫界 楊志良再批雙重標準
院長講堂/重視培育人才!高榮院長林曜祥「沒在SCI登文章,我不會讓他當主治醫師」
食道潰瘍竟然與青春痘有關 醫師:不少人少了這動作
年輕人怎會猝死? 醫師點出最大的致命風險
鍾沛君自曝長輩不贊成公布病情 兩原因讓她坦然說明
全台急凍!穿發熱衣禦寒卻愈穿愈癢?不會熱? 專家曝「保暖禁忌」小心冷到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在家安老的保肺之道
防猝死!跨科醫師成功勸千人戒菸 遠離致命風險
朱俐靜淚訴罹患乳癌 初期痛到爬不起來:每天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