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 北市醫與國北護簽約
【聯合線上企劃/蔡欣倫撰文】
從左至右,北市聯醫張聖原總院長,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饒邦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林奇宏局長,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黃秀梨校長。
(圖/蔡欣倫提供)
在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饒邦安、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等人的見證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與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舉行簽約儀式,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成為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教學醫院。林奇宏也期許雙方互惠合作。這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繼94年成為國立陽明大學的教學醫院後,邁向另一個新的里程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也成為同時擁有醫學大學和護理大學為後盾的區域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表示,歷史悠久的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是國內培育護理人才的重要搖籃,兩方合作後,不僅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學生可以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具特色科別的8個院區實習,讓學子有多元的學習環境,為學子投入職場接軌,而且學生不需負擔實習費用。
同時在目前許多醫療院所都遇上護理荒,雙方合作也能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尋覓適合的人才。至於校方也將同步釋出護理系、醫管系等教職名額,提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護人員至學校教學,分享實務經驗,也讓醫護人員有教學相長的進修管道。
另外,翁林仲也表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做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促進醫院網絡,也希望透過院校間「結為親家」,增進實務與理論的交流,提升教學及研究功能,提升醫療水準,為醫院、學校、民眾創造三贏的局面。
簽約當天也發表一項研究成果,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健保資料庫、對4,988名糖尿病患追蹤五年的大規模研究顯示,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惡化後,民眾的醫療花費比視網膜病變前多兩倍以上。
翁林仲也說,若視網膜病情穩定,每年平均醫療支出是新台幣5萬元,但如果視網膜病變惡化,每年的醫療支出增加到10萬元左右,同時住院天數也由平均2.3天增加為6.9天,門診次數也由每年平均9.6次,大幅上升至36.9次。研究顯示,由簡單眼底檢查可診斷的視網膜病變,可以做為監測糖尿病情的重要指標。這項研究也刊登在SCI期刊BMC Health Service Research。未來雙方將可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及研究。
更多資訊 請上健康聯合國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大腸直腸癌
妥瑞氏童怪動作 施壓恐得反效果
糖尿病家庭 一家五人皆血糖過高
塑身美體「停、看、聽」
乳房特別門診 全方位守護婦女健康
胸悶心痛 CT心導管檢查揪元凶
顧脊椎 瞭解骨刺與椎間盤突出
老年黃斑部病變知多少
瓣膜性心臟病不可輕忽
聯醫第二家失智日照中心 下月開幕
陣發性暴怒 斯文男變臉抓狂
孩童開始上學就很容易生病嗎?
平常心面對人際 春節焦慮可減輕
看3D電影影響視力 電影院要加警語
醫藥小辭典/諾羅病毒(Norovirus)
血管塞車了 三高是禍首
乳癌術後運動 減輕淋巴水腫
照顧失智家人 90%婚姻亮紅燈
勃起功能障礙者 八成三陰莖血管病變
吃偏頭痛藥 她青光眼險瞎!
成因篇-咳那麼兇 是感冒?還是肺炎?
避免關節「卡卡」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退化性關節炎
小兒紅斑性狼瘡症狀多樣確診難
晚生難受孕 卵巢功能檢測防不孕
防治牙周病 全方位保口腔健康
失眠大不同 針灸按摩也有用
接觸野鳥 感染見罕隱球菌
男營養師只占7% 醫療院所稀有動物
漸凍音樂家贈琴 這次當聽眾
百萬「眼控滑鼠」 扶輪社送漸凍人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大疫之下醫療奉獻系列/2015醫療奉獻獎 特殊醫療貢獻獎 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漂白水勿直接倒入馬桶 恐殺光汙水處理過程益菌生物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哈根達斯聲明產品未使用環氧乙烷 食藥署:未收到申訴案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