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轉換 心血管病患激增
【聯合線上企劃/經濟日報/台北訊】
調查顯示冠狀動脈硬化有年輕化趨勢 醫籲中高齡者重視心血管保健
在季節轉換,冷變暖或暖變冷的氣溫劇烈變動之際,急診室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明顯激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心臟功能室主任黃群耀醫師說,有40%至50%的心血管病人,不論男女,第一次看到心臟科醫師是在急診室,意味著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並未重視心血管保健,以致於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更年期女性 高危險群
他說,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太高、抽菸、家族遺傳和肥胖都是促成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此症狀常發生在40、50歲男性,及更年期後失去荷爾蒙保護的女性。隨著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患者增加及年輕化,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患者也越來越年輕。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氧化低密度膽固醇在數年至數十年間在動脈血管壁引發的血管病變,其中一種症狀是由血管逐漸窄縮引起,血管堵塞70%至80%以上,病人才會在活動量大時出現心絞痛或不舒服的情形。心絞痛的時間多數僅10分鐘左右,且隨著活動量加重,胸悶症狀會更加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也有可能使血管鼓大,形成血管瘤,容易發生破裂情形。第三種症狀是心肌梗塞,此類病人在受到很大的情緒刺激、或天氣嚴寒造成血管抽痙時,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破裂,急速誘發血塊形成。血塊會在很短時間內堵塞血管,造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典型心血管疾病的胸悶是活動量大時嚴重、活動量小時輕微。如在休息時已有疼痛症狀,爬樓梯時會更不舒服。有的病人會形容胸悶感覺有如大象壓在身上,整片疼痛、喘不過氣來。如果是有如撕裂般的胸痛,較可能是主動脈剝離。
上腹痛症狀 易被誤診
黃群耀醫師說,偶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因其表現為上腹痛或牙痛而被誤診,曾有位60歲的女性,常常噁心、有胃酸,看過三家診所都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經運動心電圖測試,血管堵塞近99%,他馬上為患者做心導管,置入1根支架後才穩住病情。至於以牙痛表現的病人,則是位50出頭的男性,有抽菸及喝酒習慣,長期喉嚨與齒槽感覺怪怪的,經牙醫師處理後還是常常不舒服,牙醫師建議他看心臟科醫師,透過運動心電圖的檢測,心臟肌肉缺氧,有明顯的血管堵塞,安裝二根支架才保住性命。
他說,也有些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很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曾有位28歲的男性,一年前出現心血管疾病,卻仍然抽菸、膽固醇也偏高,今年9月再看診又出現腦中風情形,原因是供應腦部血流的頸動脈塞住,經檢查才發現他是紅斑性狼瘡患者。因此,如有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雖然心血管的發病似乎防不勝防,不過,在心血管疾病發病之前,國人仍可藉由「Frami gham風險預測表」計算自己未來10年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藉由瞭解自己的各項風險指標,再由心臟科醫師提供專業協助,讓自己的心血管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天天都有好「心」情。(劉靜君)
【2013-12-05/經濟日報/A23版/冬季保健專輯】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血脂100才是達標
增廣健聞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 患者勿輕忽
吃素也得高血脂?定期檢測與治療遠離併發症
《醫生這樣說》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醫生這樣說》不是胖子專利 動脈硬化與年齡成正比
天冷 嚴控壞膽固醇作怪
多運動、吃蔬果 養出好膽固醇
有心血管疾病 避免憋氣、用力運動
三餐老外族 吃得巧才能防三高
天冷、吃多、動少 冬天膽固醇 易飆高
《醫生這樣說》油問題 保健食品別亂吃
硬化的危機 血管有多老 測血流速就知道
高血脂治療 健保放寬用藥
營養師:烘焙、油炸 少吃為上策
服降血脂劑新準則 增風險因素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愛護血管 遠離心傷
血有浮油物 血液油膩膩 無關胖瘦 都藏危機
吃素20年 瘦瘦的她油油的血
寒流來襲 高血糖+高血脂 隱形雙殺手
有菸癮、三高注意 氣溫變化 呼吸不順…快就醫
你會中風嗎? 算得出來!
你要用心吃 愛心飲食 多擁抱 壞心食物 分手吧
你要認真動 血管硬了難回軟 趁著Q彈勤運動
吃素10多年 三高照樣上身
日行萬步 甩開惱人三高
90%心病 都能找出危險因子
壞膽固醇刺激,血管逐漸變窄…
緊盯壞膽固醇 降心血管疾病
猜你喜歡
慟!朱俐靜積極對抗乳癌2年 家人證實病逝
獨/換肝名醫陳堯俐出走彰基 轉戰中台灣這家醫院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預防猴痘感染,衣服到底該怎麼洗?美CDC有指引
猴痘結痂後還會傳染!專家點名「3種人」危險性高 發燒、頭痛、冒紅疹當心
貓咪動不動就咬人怎麼辦?貓行為諮商師:4招方法有效改善貓咪愛咬人行為
行動力不再靈活?營養師:用羅望果、薑黃保養舒適行動力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被小黑蚊叮癢又腫!醫授3招自救:這時段最容易成目標
貓咪亂尿尿怎麼辦?別再說是在報復主人了!貓行為諮商師:貓亂尿原因、解決方法指南一次看
超噁男友「內褲重複穿、垃圾爬滿蟲」 她崩潰喊:愛不下去
穩定血糖,再打肺炎疫苗?! 錯,慎防致命肺炎入侵,高危糖友宜先接種疫苗再控糖
新冠邊境仍管制 疾管署照提醒猴痘44個高風險國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服用事前避孕藥就不用戴保險套?長期吃易得乳癌? 破解「7大QA」...10類人不適用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運動+飲食控制 父子健康瘦
3類降血脂處方藥恐傷肝胰 食藥署要求加註警語
健保部分負擔何時上路? 陳時中:目前沒有考慮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康復者宣言/夫妻確診 感受人情關懷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台灣芒果在澳門驗出新冠病毒 食藥署長:很不合理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剷肉甩油 享瘦妙招/夏天走步道 流汗又瘦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天熱吃少流汗還沒瘦!營養師揭「夏季比冬季容易胖」四大原因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