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球狀蛋白聚合物TDP─43」可能牽起中年失智與老年失智的相關性,醫師期待後續研究進展,但表示失智致病機轉複雜,尚待更多研究。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表示,腦前額顳葉失智症為早發失智症的一種,平均發病年齡在五十歲左右,初期的症狀為人格變化,例如向來脾氣很好,突然變得自私自大、暴躁,語言能力退化,說話不流暢或聽不懂旁人話語等。
王培寧說,一般認為,腦前額顳葉失智症與腦中不正常蛋白沉積相關,TDP─43即為不正常蛋白其中的一種,約有三分之一的腦前額顳葉失智症患者有家族病史,可能為基因遺傳所致,其他危險因子仍不清楚。
王培寧指出,老年失智症患者中,約六成是阿茲海默症,發病年齡偏高,通常六十五歲以上才會出現,且與遺傳關聯較小。已有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腦脊髓液中的「類澱粉蛋白」濃度較高,臨床上也會檢測腦中類澱粉蛋白濃度,作為診斷依據之一。
國泰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仁澤表示,除了腦部,類澱粉蛋白也可能在身體其他部位沉積,例如在腎臟沉積過多就會造成腎臟壞死,在皮膚累積也會造成病變。
【2014/09/17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