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

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左)為長輩(右)進行衰弱評估。圖/國健署提供
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左)為長輩(右)進行衰弱評估。圖/國健署提供

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

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

根據國健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至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

有很多細微跡象是衰弱警訊,但常被「我老了才這樣、很正常」為由選擇忽視,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長輩過去一年若曾有跌倒經驗、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長期服用多種慢性病藥物、有憂鬱症、失智症、營養不良或慢性病者,都是衰弱高風險族群。

有衰弱狀態長者常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多種藥物及營養不良,增加跌倒風險,導致骨折、失能,甚至臥床不起。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表示,長輩一旦臥床,平均餘命恐剩7年;反之,及早發現衰弱狀態,尋求社區資源幫助,長輩可多享受14年以上健康老年生活。

吳震世指出,若家屬能及早發現王奶奶有憂鬱等衰弱前期徵兆,可帶著她到診所診斷,轉介至心理諮商診所或由社工協助,改善其憂鬱情緒,避免王奶奶因吃不下引起營養不良,減少罹患肌少症及摔倒風險,降低失能機會。

國健署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公布新版高齡整合照護指南為基礎,製作「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民眾在家就能替長輩評估,若有任何1項異常就是衰弱前期、符合2項即為衰弱。

該評估中的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民眾可詢問長輩「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則依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進行評估;營養狀況是以過去三個月體重是否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為標準;若過去2周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則有憂鬱可能。

吳震世提醒,評估項目只要有一項異常,應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衛生局所也可提供如長者運動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

血管阻塞 憂鬱症 失能 肌少症 骨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