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一本暢銷書《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書中有一公式:假使你的父母現在60歲,父母餘下的壽命是20年,並且你沒有跟父母同住,若你每二周回家見一次父母,每次在家待2小時。每年的除夕你會在家待兩天、每天7小時,那麼計算出來你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大概只剩1320小時,換算成天數,大概只有55天!若是父母已年過70,餘命10年,則依此公式你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可能不到一個月。
是的,不要以為你跟父母還有天長地久的時間可以相處,回家還跟他們拗個脾氣,有時還因為工作繁忙,臨時打電話回去說這個禮拜不回家了,讓巴巴望著你回家的父母獨自面對滿桌的菜。如果,你知道跟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你會不會想為他們多做一些事情?
以前剛創業時,我在門市看店,常會見到一些客人因為好奇進到我們店裡,逛了一圈要離開時卻紅了眼眶,我問他們怎麼了,很多人回答:「不曉得有你們這樣的店,爸媽都不在了,現在都用不著了。」語氣中充滿遺憾,我也為他們感到惋惜。前幾天,也有一位客人因為想讓母親在家接受安寧照顧,希望能租一張電動床讓母親在家休養,因為臨時要準備一張電動床,我們煞費苦心調到一張床,但要出貨前卻收到通知不需要送了,因為母親已經在院離世。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節,經常在我們周遭出現。
很多事情我們沒有辦法控制,但是卻可以預做準備。我所謂的準備,不是指要送走父母的準備或日本人講的「終活」規畫,這些可能也都要預先設想,但是我覺得很多為人子女者,連最基本的如何讓長者在家安居樂活都沒有做到。事實上,當身體的老化到一個臨界點時,可能就會需要一些輔助用品協助長者日常生活,讓他們生活更便利、更安全,就好像當我們近視時需要配戴眼鏡一樣自然。退化有時會影響其行動,有時會阻礙其與人溝通,有時則會有一些安全的顧慮。如果你每二周回家一次時,可以觀察父母是否有以下情況,也許有助於你為父母及早準備一個更宜居的環境。
與長輩講話時是否要很大聲?長輩聽力的退化,往往是自我封閉的開始,現在有很多輔聽器材可以協助輕微聽損的長者重新與人溝通,不用每次講話都好像要吵架一樣。
長輩坐下起身比較吃力,有時坐了就不想起來。除了用飲食及運動補充營養、增進肌力外,現在也有電動起身椅或活動式馬桶扶手可協助長者自行起身。
長輩怎麼約都不想出門,每天只想宅在家看電視。這可能是因為行動不便、無法久站,也有可能是擔心輕微失禁問題。現在有很多具時尚感的行動輔具,可輔助行走、也有座椅可供休憩,不會讓長者有使用助行器的排斥感。另外,日本也有可吸水的安心褲,針對輕微漏尿的長者而設計,快乾除臭不會有穿尿布的感覺。
長輩上下床需要攙扶,有時會擔心夜晚不慎跌下床,基本的電動床可以協助長者起身或躺臥,若有需要,長照2.0也有補助;若不想換床,也有一些簡易的床用扶手協助長者起身或防止從床上跌落。
長輩步履不穩,需要扶手及行走動線的無障礙規畫,浴室╱臥室╱玄關可能都需要扶手,並將段差消除。
只要用心,還有很多父母的需要可以被觀察出來,與其等到父母需要長照才來關心他們,若能及早為他們規畫日常生活所需,不管還剩多少天與父母相處,都可以不留遺憾。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