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預防失智 隨時動腦不嫌晚

【聯合報╱巫瑩慧/台灣失智智症協會理事】

今年的全球阿茲海默症年會(AAIC),日前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在其報告指出:良好的生活習慣、高教育程度和心血管疾病的管控,都被證實是預防失智症的方法。

芬蘭一項FINGER研究計畫,針對60至77歲,有失智症高風險傾向的1260人進行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每周4至6次的運動、活躍的社交活動、大腦記憶訓練,加上控制血壓、膽固醇等。持續兩年的生活習慣大轉變後,這些控制組的參與者比對照組,在記憶能力進步約40%,這是一個研究綜合性預防的實證。專家指出,即使年紀超過70歲,都還可以如此保護大腦。

其他研究發現,不斷的學習,有助於增進腦力思考與連結。許多研究指出,普及的血壓和膽固醇用藥,相對減少失智症的機率。英國的研究發現,失智症罹患率相較於1990年代大約減少了四分之一;德國、瑞典和荷蘭的研究也指出,已開發國家都有類似罹患率下降的趨勢,這些都是和持續接受衛教及注重心血管保健有直接的關係。

不過,開發中國家或低度開發國家,尤其是後者,失智症人口被嚴重低估。加上全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失智症人口不斷激增。世界衛生組織(WHO)和G8世界領袖高峰會議,都在去年呼籲各國將失智症列為國家健康的重要議題。

今年5月於美屬波多黎各舉行的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年會上,來自美國、加拿大和瑞典的專家都提出:從腦細胞的不正常死亡到引發失智症,推估至少需25年。

許多跨國研究都致力於病發之前5年甚至早,能有效扭轉致病元素,降低罹患率。

在專題報告中,瑞典老化研究中心主任Laura Fratiglioni,根據和芬蘭、法國、荷蘭等國所做的大型研究發現:

(一)失智症罹患率以65歲以上居多,每增加5歲,罹患率倍增。但有40%至50%的研究卻顯示,90歲以上的罹患率反而下降。

(二)半數以上的失智症都與心血管疾病或社會心理因素有關,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新陳代謝問題、有毒物質、氧化、壓力、神經退化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由於失智症不是單一原因所造成的腦部病變,所以預防措施是必須是多元,而且越年輕開始越好,並在一生中持續努力。

失智症3大預防方向

1.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例如運動、不抽菸和飲酒適量

2.減少心血管的負擔

例如降低高血壓、糖尿病和中風機率

3.增進腦部連結與儲存容量

例如多閱讀,參與休閒、藝術和人際互動等活動。

【2014/09/10 聯合報】

糖尿病 高血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