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老人照護

長輩摔跤了 千萬別急著扶起來!

元氣周報

【聯合報╱記者段鴻裕、范振和/報導】

觀察受傷部位 能冰敷更好

林榮昌醫師說,一旦發現家中長輩跌倒,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第一個就是先確認跌倒的情形及跌倒可能損傷的部位,如果是屬於股骨、脊椎骨等部位受傷,且出現劇烈的疼痛,就盡量不要移動;如果是手腕部位骨折或肱骨骨折,可以在救護人員抵達前,先讓患者坐正,讓身體舒服一點,如果現場有可以用來簡易固定的物品,可以先讓老人家受傷的部位固定,減輕因為移動造成的不舒服或疼痛。

「如果能冰敷,更好。」林榮昌說,冰敷最主要的功能是減輕患者的疼痛。他說,老人家骨折後,體內的滲透壓會增加,因為骨折後,骨髓內的血液等會滲透出來,如果此時予以冰敷,滲透出來的速度會比較緩和,痛楚也就不會那麼強烈。

長輩拒絕就醫 子女密切觀察

很多長輩在跌倒受傷後,常因為怕子女擔心,就強忍不適或痛苦而拒絕就醫,甚至佯裝沒事。林榮昌醫師說,子女除了要體諒父母長輩的苦心,也應該用心觀察,只要發現情況有異或惡化,可以用「請父母親陪自己到醫院看看病」等理由,來化解長輩的疑慮,同樣也能達到讓長輩接受檢查或治療的目的。

林榮昌說,不管長輩有沒有立即的疼痛狀況,都要注意觀察個一、兩天,在這段觀察時間內,如果長輩跌倒的部位開始出現疼痛,或是小疼痛都沒有停止、甚至逐漸增強,就應該設法勸長輩就醫。

小骨折不就醫 拖久更難治療

「最擔心的是原本可能只是小骨折,卻因長輩怕麻煩子女的心理,而變成嚴重的骨折。」林榮昌說,有些小骨折,一開始只有間歇性的些許疼痛,但可能過了幾天後,骨折情形變得更嚴重,屆時要治療反而會更麻煩、耗時更久。

「如果有心臟、腎功能方面的疾病,一旦骨折,可能會影響治療時期的癒合。」林榮昌說,這類慢性病患多半年紀較大、且有長期用藥等情形,一旦發生骨折,在各項因素交互影響下,骨折開刀後的癒合,相對也會比較緩慢。

術後併發症 最怕吸入性肺炎

「我曾進行骨折手術的患者,最高齡是101歲。」林榮昌說,大部份因骨折治療後產生的後遺症,都是可以預防的,像這位101歲的骨折病患,跌倒後由家人送醫,當時情況緊急,進一步評估,確認他身體足以負荷開刀治療,家屬也同意,才動刀。術後老人健康良好,直到一年多後,才因肺炎病逝。

不過,林榮昌說,肺炎是骨折開刀後,很容易出現的併發症。他說,骨折手術後,很多患者的呼吸功能變差,容易出現吸入性肺炎,喉部的痰吐不出來,肺炎因而併發。

▇術後復健

怕痛怕跌不敢走 體能將快速下滑

「骨折的復健治療,早在骨折手術後就要開始要進行了。」林榮昌醫師說,骨折手術後的復健黃金時期,是手術後的第二天。上肢受傷的患者,應該在手術當天就慢慢訓練復健;下肢受傷,最好從術後第二天就開始復健。

林榮昌說,很多年長者在骨折後就不敢再走動,這是錯誤的。因為如果不透過運動復健,體能會迅速變差,反而對未來恢復正常生活造成阻礙。

如果是腳部受傷,一開始復健當然會覺得非常疼痛,但「復健就是要早點康復」,林榮昌說,下肢復健的重點就是分散力量,練習踩地,這樣一再重複,疼痛的感覺會因習慣、適應而不再覺得那麼疼痛,而透過運動,也能讓肌肉和身體強壯,有助於術後的復元。

「如果老人家害怕疼痛不敢起身、走動,子女的態度仍要堅決,一定要老人家開始復健。」林榮昌說,復健才真的有助於骨折的復元,如果因懼怕而不敢走動、子女又順從父母長輩的意思,一旦錯失黃金時段,未來長輩的行動會更不方便,更痛苦。

※延伸閱讀》


‧銀髮族跌倒 不僅僅是生理上的警訊


‧銀髮族跌倒常見的骨折部位


‧保命防跌/動態平衡訓練


‧保命防跌/下肢肌力的強化動作


‧14個問題 測試長輩平衡感

復健 肺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