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台灣社會逐漸老化,老人人口比率逐漸增加,專家預估2017年將是重大關鍵,屆時花錢的人會比賺錢的人還多,失能人口明顯增加。為此,衛生署積極推動長照服務法,畫分長照服務網區域,明訂105年時,全台每萬失能人口須達七百床以上的長照床位。
一場長期照護體系之應用研討會今天舉行,衛生署照護處處長鄧素文主講「長期照護政策之規畫」。她指出,105年國內失能人數達77萬8905人,110年為88萬4322人,115年更將破百萬至104萬5643人。依平均壽命及疾病型態推估,國人一生需要長照時間平均為7.3年,男性6.4年。女性為8.2年。
陽明大學衛福所教授吳肖琪報告「長期照護與現制服務之整合」時也指出,5年後的2017年將是台灣關鍵年,1993年至2017年,台灣地區賺錢的人多,幼兒、老年人花錢少,但2017年後,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以致花錢的人越來越多,但賺錢的人日益減少。
主要原因為戰後嬰兒潮即將在七、八年後步入老年,屆時75歲以上老人數量激增,失能比率也會隨之增加。75歲以上者每百人就有21.5人失能,需旁人照護。
吳肖琪也公布未來高齡人口(65歲以上)占工作年齡人口比例調查。2010年每6.6名工作人口扶養一個高齡者,2025年是3.4人養一個老人,2060年,1.2人就得撫養一位老人。
預計2060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比率可能占全人口的近五成,也就是說,屆時每兩人就有一個人年紀超過65歲,失能人口比率之高,讓人難以想像。
為此,衛生署積極推動長照服務網(102至105)計畫,將江國內長照服務網畫分為22大區、63次區、369小區,制訂各區服務類型以及人力基本設置目標。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