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失智症是可以靠藥物恢復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兼任所長、美國國家醫學會院士蔡立慧表示,近年來研究指出大腦細胞內染色質修飾作用與記憶的形成相關,研究團隊指出HDAC酵素扮演著關鍵角色,此酵素分泌異常的老鼠會有記憶上的缺失,同樣地在罹患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也發現類似的情形。因此,投入染色質修飾的藥物(HDAC抑制劑)將會是未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希望。
阿茲海默症,也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症,據統計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罹患機率超過5%,85歲以上則是超過50%,每一個患者症狀都會持續惡化,行為上的改變也伴隨而來的憂鬱、偏執狂和妄想。目前醫界可使用的藥物仍停留在減輕症狀,無法治癒的階段。
一九九九年,蔡立慧研究團隊發現,人的腦細胞裏有一種P35蛋白質,如果分裂成為P10與P25的蛋白質後,P25若失去控制,就會活化名為CDK5的蛋白質。最後,細胞骨架裏的主要成分Tau會被磷酸化,造成我們所看見,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X光圖中的神經纖維化情形。此一發現也被登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震驚學界。
二○○七年五月,蔡立慧的研究團隊在《自然》發表了另一個發現,從動物研究中發現,患了阿茲海默症的老鼠,仍可能透過環境和藥物(HDAC抑制劑)的刺激,找回記憶。這代表記憶沒有真正消失,只是連接這些記憶的神經通道被阻塞住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